北京5家書商聯合“阻擊”新鄉盜版 北京正版圖書在河南新鄉的份額只有同等城市的一半,新鄉盜版雖被多次打擊,要徹底解決仍路途遙遠

今年上半年,新鄉市文化局打掉了一個價值100多萬元的地下工廠,所查獲的盜版書以及紙張裝了一百余輛車。資料圖片
□本報記者 姚健 新鄉報道
■核心提示
北京策劃的教輔書《尖兵題典》,在河南新鄉8縣上架銷售。一周后,該書的盜版便蜂擁出世。
為了配合新聞出版總署、文化部、工商局在全國開展打擊盜版100天的專項活動,北京5家書商在今年8月聯合深入新鄉,試圖挖出盜版工廠。
新鄉文化局雖然也多次打擊盜印工廠,但要徹底解決盜版現象仍路途遙遠。
8月5日,姜波還沒來得及為自己的工作成果慶祝,就遭遇到了職業轉型中的第一個挫折。那天,他接到新鄉市原陽縣一個民營書店老板的電話,由他負責銷售的教輔書《尖兵題典》,在縣里已出現大量盜版,該書的正版嚴重滯銷。
而之前,姜波剛向公司匯報,該書在各縣級中學的老師中口碑不錯,公司正打算追印5萬本。
姜波是河南中興圖書公司的銷售員,原先在某公司擔任網管的他,今年才轉做圖書銷售,他主要負責新鄉市8個縣的圖書代理。“沒想到縣里的盜版商的反應那么迅速。”“他們太猖獗了,北京圖書在新鄉市場的份額只有其他同等城市的一半,而且他們的盜版書還往外省運。”薛志剛是北京金鑫書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尖兵題典》就是他朋友的公司策劃的。
薛志剛在8月初就在謀劃一次行動,他想聯合北京五家出版社一起深入新鄉,試圖挖出盜版工廠。
“今年上半年,我們還打掉了一個價值100多萬元的地下盜版工廠。”許廣平是新鄉市文化局打擊盜版科科長。
他一直很想摘掉新鄉盜版基地這頂帽子,“盜版情況雖有控制,但真要徹底解決這一社會問題還路途遙遠。”
5天后正版書撤架
《尖兵題典》正式上架的5天后,就有盜版出現。
夏建華開的書店沒有名字,就是在一間10平方米左右的屋子里,他占據了左側的一半,擺放了百余本書。屋子的右側被那些賣童裝、鞋子和盆罐的小商販混雜地占據著。
在新鄉市原陽縣幾乎所有的民營書店都是這樣,沒有名字。即便是這樣的書店,縣里也只有三四家,其余的都是些用棍兒支起的賣書攤。
今年6月,夏建華見到姜波。姜波是來物色可以代銷《尖兵題典》的民營書店。
這套書是本習題集,共有語數外物理化學政治六本。編寫這套書的老師都是全國各地著名的初中特級教師。
“我們公司原打算借助這套書來開拓市場。”姜波所在的中興圖書公司原先掛靠在河南商丘教育局。今年,政府機構和公司剝離,這個圖書公司要開始面對純粹的圖書市場了。
姜波說,這套書是中興公司出的第一套書,花費重金,請了北京的圖書策劃人,“這套書對我們公司是一個轉型的希望。”同時,也是姜波自己職業轉型中的一個希望。
5月下旬,姜波在新鄉8個縣中已經物色好了8家民營書店。
夏建華爽快地答應了代銷,讓姜波留幾本書在店里。
6月10日,姜波得到一個利好的反饋信息。夏建華電話里說,老師們看過書,覺得不錯,可以在他的書店里試銷。
直到8月1日,姜波在8個縣合作的代理書店對此書都給出了反響不錯的評語。公司打算追印5萬本。
5天后,姜波再次接到夏建華的電話,說不打算繼續代銷,因為在夏建華對面的書攤上已擺出盜版的《尖兵題典》,每本只賣3元。
而夏建華已經讓利讓到底線了,原價14.9元的《尖兵題典》,他只賣5元。每本書夏建華也只賺5毛,“即便如此,也低不過盜版書。”
老師為盜版書商“通信”
原陽縣許多初中老師和民營書店老板互為朋友,他們會為其提供暢銷教輔書的信息。
在之后的10幾天,姜波負責的8個縣都出現盜版的《尖兵題典》。
姜波再次來到原陽縣,他想知道為什么正版圖書還沒有進入大規模銷售階段,就會被瘋狂盜版。
夏建華很清楚中間的原因。在夏建華的社會交往圈子里有許多是原陽縣中學的老師,對他的圖書經營起到很大幫助。他們經常來書店淘書。
時間長了,他們偶爾也會在一起吃飯、喝酒,像朋友一樣,“這次也是他們幫我鑒定的《尖兵題典》。”“但這些老師認識的并不止我一個民營書店老板。”夏建華說,他們幾乎在縣上各個書店書攤淘書,“和那些店主、攤主就都熟了。”老師們時常會給夏建華很多有用的信息,“為什么你店里沒有這本書?”“那本書挺好的,現在很流行。”夏建華就會到各個書攤去買一本,然后找人盜印。
作為回報,夏建華就會送幾本盜版書給老師。“對于老師來說,他們也樂得這樣的實惠。”在夏建華的書店里擺的都是盜版書。“縣里所有的民營書店都賣盜版。”夏建華說,“這次《尖兵題典》的盜印也是這樣發生的。”在夏建華書店里的一位中學老師說,他的班上,90%的學生用的教輔書都是盜版。
“由于9年義務教育規定,學校不能替學生訂購各類教輔讀物,學生就到市場上去買盜版教輔讀物。”這位老師說,“原本是想減負的,但沒想到為盜版滋生出了空間。”在這個縣里,大多數人的收入也只有五六百。在街上擺攤的一位姓陳的攤主說,買一本正版書的錢,可以買三四本盜版書,“質量也差不多,自然很多人都買盜版。”夏建華在和姜波通了電話之后,他也給縣里的盜印廠業務員聯系了,訂了800本盜版的《尖兵題典》,“沒辦法,總得糊口。”
會一夜消失的盜印廠
新鄉的盜印廠都散落在附近村落,在接到搜查信息后,會在一夜間消失。
夏建華在縣里開書店已經有七八年了。最初賣的也是正版圖書。但周圍書店都賣盜版書,他的正版書經營也就維持不下去了。
他很快和其他書店的老板熟識,他就得到了盜印廠業務員的電話。起初賣盜版書時,臉面上放不下,藏在柜子里賣,書架上放的還是正版,“現在也無所謂了。”夏建華不知道縣里究竟有多少個盜印廠,“但我知道它們是在縣城下面的村里,和居民住宅混雜在一起。”夏建華聽說,租給盜印廠的一般都是村里的閑置廠房。
姜波在新鄉市附近的村里找到了四家盜印廠,有一個廠在新鄉市衛濱區沈小營村,進村就能聽見機器的轟鳴聲。
這家工廠2001年搬來,四周都是村民宅院。“好像突然冒出來,不掛廠名,平時不開門,只聽見轟轟的聲音。”李麗是當地村民,她說,廠里的工人也不是本地人。
工廠一共有三道大門,最外面一道鐵皮門,平時都關著,只有在裝貨進貨的時候打開;第二道是大鐵門,通向廠房,只有在交班的時候打開;最后一道是卷簾門,里面就是印刷機與裝訂車間。
據村民介紹,工廠每天會向外拉貨,一般都在晚上七點左右,廂式貨車,封得很嚴實。
“每天運三次,當天的書當天走,廠里不存。”曾在廠里工作過的王華說。
王華說,工廠老板不是本地人,是通過熟人介紹在村里租下廠房,搞印刷,定期向村委上交承包費。
2002年5月,這個工廠曾一度消失。
“那天晚上機器聲停了,第二天起來,整個工廠好像突然消失,鐵門大開,廠里空空蕩蕩。”李麗回憶說,當天市里工商文化部門來查廠,但只有滿地紙屑。事后李麗聽說前一天晚上,約十五輛大車開進村里,搬走了廠里所有的紙張、機器、書籍。
之后這個廠又悄然回到了村里。
正版難以插足的新鄉
一名北京書商坦言,新鄉的正版圖書市場已失控。
姜波接觸到一位盜版書推銷員,“他帶我去了新鄉縣的工廠,300人的規模,一天的盜印量就接近十噸。”那位銷售員說,自己老板手下就有四家工廠,需要多少貨,當天就能印好。
“難怪我們的正版書在新鄉賣不出去。”薛志剛說,新鄉市場已失控,“市里還能出一點,縣城就不敢說了。”這直接導致,“昂貴”的正版書紛紛撤柜。新鄉新華書店的教輔書銷售只占總收入的20%,龐大的市場都被盜版占據。
一本北京的教材進入新鄉,至少需要轉手兩次,但盜版卻少了很多環節。“盜印廠家直接向書店供貨,上規模的盜印企業有自己的業務員。”薛志剛說,他們看中的教材,常常是銷量最好的,最好在全國都有影響力,這樣盜版書就可以向全國流竄。
北京書商主編的《教材點播》、《教學典點》、《初中教材全解》成為盜版的焦點,“這三本書第一年在新鄉的正版占有率大約為九成,今年八成市場是盜版。”薛志剛說,三本書的定價都在15元左右,盜版都只有2.5元。
9月反盜版的出擊
薛志剛聯合了5家書商,阻擊新鄉盜版,希望在9月有收獲。
“其實,我們打擊盜版多年來一直在進行。”許廣平是新鄉市文化局打擊盜版科的科長。他說,今年上半年,還打掉了一個價值100多萬元的地下工廠,盜版書以及查獲的紙張,就裝了100多輛車。
在許廣平記憶里,在兩年前,新鄉確實是一個盜版基地。那段時間,地下盜印工廠比較多,許廣平曾在群眾舉報下,集中清理了一次,打掉了將近100個地下工廠,從那時起,本地盜版的情況有所控制。“這兩年,也就是做些定期的市場檢查。”.“定期檢查是沒什么大作用。”夏建華說,每年這邊的檢查一年有兩三次,但大家都是熟人,查到盜版就查收圖書,另外罰200-300元,既不會有其他的懲罰措施,也不會有其他手段了。
讓許廣平感到棘手的問題是,人手太少,負責打擊盜版的就兩個人,下面縣城根本管不過來,“我們只能發一些文件,至于具體的執行情況,我們也不清楚。”薛志剛不想再寄希望于當地了。他已經聯合了五家書商。他說國家對反盜版很重視,新聞出版總署、文化部、工商局正在全國開展打擊盜版100天專項活動。他希望,在他們的聯合行動中,屆時能邀請國家掃黃打非辦同行,力保各地開學教輔材料市場正版化。
“9月開學,確實也是個出擊的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