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員太空行走五年內實現
■明年嫦娥繞月 ■我國考慮開展太空游
未來五年實現航天員出艙活動,2008年實現航天器交會對接、實現繞月探測……昨天,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了《2006中國的航天》白皮書,提出了中國航天事業未來五年的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國家航天局局長孫來燕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可能會開展太空旅游。

研制新一代運載火箭
據介紹,這是中國政府繼2000年11月22日首次發表《中國的航天》白皮書后,發表的第二版關于中國航天活動的白皮書。新版白皮書正文由五部分組成,包括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宗旨與原則、過去五年進展、未來五年主要目標與任務、發展政策與措施、國際交流與合作。
白皮書中提出的航天發展目標包括實現航天員出艙活動及航天器交會對接、實現繞月探測、研制和發射中國第一顆月球探測衛星“嫦娥一號”等八大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則包括研制新一代無毒、無污染、高性能、低成本和大推力的運載火箭;啟動并實施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工程;研制并發射長壽命、高可靠、大容量的地球靜止軌道通信衛星和電視直播衛星;積極推進衛星通信廣播的商業化進程,擴大通信廣播衛星及應用的產業規模;完善“北斗”導航試驗衛星系統,啟動并實施“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計劃、研制并發射“育種”衛星等十二項。
尚無火星探測計劃
伴隨著中國航天走向深空探測,中國究竟要“走”多遠,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就此孫來燕表示,中國目前尚沒有制定自己的火星探測計劃。
孫來燕同時承認:“我們的科學家和一些工程師也在地面做一些前期的研究工作,希望通過積極開展國際合作,開展相關的深空探測活動。”
探月工程是中國航天深空探測的第一步。中國的探月工程實施“繞”“落”“回”發展戰略,計劃到2007年實現繞月探測。“至于繞月之后,什么時候‘落’,什么時候‘回’,還要根據繞月探測情況來確定。”晨報記者 韓娜
會上花絮
想游太空早點登記
孫來燕說,太空旅游是一個很有創意的項目,但要把人送上太空,包括一般游客,首先要保證安全性,“要保證送上去,還要讓他安全回來,所以要賣雙程票。”他說,目前中國的載人航天還是實驗階段,世界的航天活動發展是有規律的,中國航天發展也遵循這個規律。等技術更成熟、更可靠了,這種可能性是有的,不光是男游客,包括一些女游客也能送上太空。他還笑稱:“你們也不妨到我這兒早點登記。”
在介紹女航天員情況時,他還表示,隨著載人航天活動的發展,中國不僅要送女航天員上太空,還會有一些科學家、哲學家,也許有一天新聞記者也會被送到太空。
“到底是明年發射,還是后年?要根據工程的進展決定。”在回答香港記者有關中國“神七”飛船的問題時,孫來燕說,目前,中國載人工程進展非常順利,預計2008年實現航天器交會對接。
他強調,因為涉及航天員的生命,載人航天活動要求高可靠性,“安全至上,可靠性第一。所以,我們現在還是按照進度的節點一步一步地走。”
談到航天員人選問題,孫來燕說,目前航天員都在接受培訓,究竟誰可以入選,往往是在臨發射或者之前一段時間決定,“要看誰的狀態好。”
另外,對于“怎樣看待有人申請設立月球大使館賣月球土地”的問題,孫來燕明確表示:“外層空間是人類的共同財富,這種做法我們是不贊成的,也是反對的,這也違反了國際上的一些公約。”
晨報記者 韓娜
會下追訪
本報記者連線太空游專家
中國人有望暢游亞軌道
中國的普通游客會搭乘中國的航天器上太空旅游嗎?對此,記者追訪了兩位業內人士。
●龐之浩
亞軌道旅行率先普及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國際太空》雜志副主編龐之浩說,這次發布的《白皮書》格外重視空間應用,而太空旅游是空間應用前景十分看好的領域,“這可以讓普通大眾參與到太空開發中去,同時也能提供一筆資金促進航天事業的發展,俄羅斯就是這么做的。”
目前太空游客主要是借助俄羅斯的航天器上天,到達真正的航天軌道,而那些不那么有錢也想圓上天夢的游客可以選擇軌道低的亞軌道飛行。龐之浩認為,我國太空旅游要達到真正的軌道飛行還有些困難,我國有希望在亞軌道(即100公里左右高空)太空旅游方面先獲得普及。
“我國要搞太空旅游有兩方面需要改良,一是安全性、可靠性要獲得突破,二是成本要大幅下降,現在國外的亞軌道旅行費用在20萬美元上下。”

●蔣方
太空游價格有望拉低
代理美國太空探險公司在華業務的蔣方被稱為中國“太空游第一人”,他一直渴望搭載中國的航天器上太空。
“目前英國的維珍公司正在全球召集太空游客,搭乘美國的航天器到亞軌道旅行,目前報名人數已經突破萬人,說明市場非常廣闊。”
他還表示,目前俄羅斯提供軌道飛行技術,美國民間提供亞軌道飛行技術,如果中國也加入進來,將有望使國際太空游價格降低,同時促使更多國家參與競爭。
晨報記者 王大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