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將實行指紋支付 農行等三大銀行首先推行
指點支付革命
無需攜帶現金和信用卡,只要一根手指,你就可以在商店、餐館、酒吧等消費場所暢行無阻。今年11月開始,這種新穎的支付方式,將在上海的部分商業網點陸續推行。
想象一下:
你來到一個商店,選擇好要購買的商品,徑直走到收銀臺前,收銀小姐遞過一臺手掌大小的指紋識別器,你伸出手指按下指印,識別器所連接的銀行支付系統經過驗證,認定指紋和與之相捆綁的銀行帳戶屬同一個人,銀行從賬戶中扣除消費金額。 伸指一按,你的支付就順利完成。
你在上班的路上突感不適,急忙趕到醫院。在繳費窗口,你發現醫保卡沒有帶在身邊,錢包里的現金也所剩無幾,但只要指紋識別器留下你的指印,通過系統驗證迅速找了與之匹配的醫保卡卡號,從中扣去診療費用,解決了你的燃眉之急。
你要在家中上網購物,或者繳納水電煤氣費。你打開電腦,通過USB接口接入一個家庭用指紋識別器。選定購買的商品或繳費項目,你不用像過去那樣先輸入冗長的賬號再輸入復雜的密碼,也不用再擔心賬號和密碼被黑客盜走,你只要在識別器上按下指紋,網上支付立刻完成。
無需攜帶銀行卡,也無需準備現金,只要一根手指,你就可以在商店、餐館、酒吧等消費場所暢通無阻。這不是好萊塢電影中虛構的情節,也不是僅存于人們大腦中的想象,新興的生物特征識別技術,使“點石成金”的神奇傳說變成了現實的可能。今年年底開始,這種新穎的支付方式,就將在上海的部分商業網點陸續推行。
鎖定“指付通”
“指付通”的推出,對于傳統的支付方式,無異于是一場革命。國內推出這項產品的,是立佰趣(中國)有限公司。它的首席執行官陳曉峰告訴記者,目前立佰趣已經和中國農業銀行、交通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招商銀行以及羅森、如家、一茶一座、運動100等數十個品牌連鎖公司達成合作意向,今年年底,中國農業銀行、交通銀行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將可能率先推出這項業務,搶占市場,用戶只需到開通指紋支付業務的銀行的網點免費開通“指付通”業務,就可以憑著自己的一根手指,在這些場所瀟灑消費。
“生物特征識別技術的應用,具有非常廣闊的市場前景。它可以和眾多行業相結合,產生極高的商業的價值。‘指付通’業務,是我們利用現有的技術推向市場的第一個產品,今后還會不斷推出新的應用品種。”陳曉峰對記者說。
年輕的陳曉峰并非技術出身,3年前他的身份是天使投資人。經過在網絡、傳媒等多個領域的成功嘗試,他最終把目標鎖定在了生物特征識別技術上。
從國際市場來看,美國“9·11”之后,作為防范恐怖活動的手段之一,生物特征識別技術在美國出現了更為廣泛的應用,這一技術的商業價值也由此更為明顯地凸現出來。“毫無疑問,生物特征識別技術是目前最安全的認證手段,因為它是最難模仿和復制的。”國際生物特征產業協會的分析師3年前就曾大膽預測,2006年生物特征識別技術的市場規模有望增至20億美元,另一家著名的國際性市場研究顧問公司佛斯特·蘇里文預測,2009年這項技術的全球收入將達到35億美元。
在如此誘人的市場前景“召喚”下,風險投資開始涌向提供生物識別技術的創業公司,據美國MoneyTree調查報告顯示,2004年全年此領域的風險投資總額為1.01億美元,2005年僅上半年這一投資數字就已達到7000萬美元。
2004年年中,通過互聯網陳曉峰已經查閱了國內數百家這類公司的資料,他發現,這些公司雖然地域不同,名稱不同,但它們銷售產品的“長相”卻大同小異,不是指紋保險箱,就是指紋門鎖,或者是指紋考勤機。
怎樣使這項技術變成每個人都可以使用的產品?這個問題讓陳曉峰頗費了一番腦筋。當他找到將生物識別技術與個人支付方式相結合的這一盈利模式,過去困擾他的很多問題,現在都迎刃而解。
想清楚了盈利模式,陳曉峰涉足生物識別技術領域的決心更為堅定,他進入這一行業的速度,一點不亞于他的美國同行。2004年年底,陳曉峰攜手另一家風險投資公司,一口氣收購了3家生物識別技術公司,迅速對其加以改造和整合,將過去的硬件生產商,轉變成了今天的產品運營商。
一指行天下
與傳統手段相比,基于生物特征識別技術的身份鑒定有三大優點:不易遺忘或丟失;不易偽造或被盜;“隨身”攜帶,隨時隨地可用。生物特征識別包括臉部、指紋、虹膜、聲音、掌型、DNA等特征識別,其中,指紋識別以其精確性和易取性,成為了生物識別技術的主流。這也是立佰趣在眾多生物特征識別中選取指紋識別為其首推產品的一個重要原因。
作為人體的生物識別特征,指紋具有“物證之首”的美譽。科學界有個論斷:假設地球上有60億人口,歷經300年都不會有兩個相同的指紋出現。
立佰趣“指付通”采用的指紋識別技術,其原理是客戶在進行支付時,當手指在安裝有指紋識別系統的POS機上按下去之后,POS機會將用戶的指紋信息數據和他相應的銀行賬戶連接并進行驗證,三四秒鐘之內所消費金額將自動從客戶的銀行賬戶劃撥出去,完成支付。當然,在此之前,你需要到銀行柜臺或者指定的指付通網點去,將你的食指、中指或者任何一個手指頭與你的銀行賬戶進行綁定。
有了支付上的安全和方便,指付通的使用者現在最關心的可能是這樣兩個問題,其一,指紋是個人生物識別特征,它也屬于個人隱私范疇,現在交給了一家社會企業,個人隱私如何得到保障?其二,是否存在指紋被他人惡意拓取的風險?
陳曉峰對此的回答是,首先不用擔心有人竊取你的隱私,因為你是將你的相關指紋信息在早已擁有你大量個人信息的銀行提交,更重要的是沒有人能得到你的指紋圖像。陳曉峰進一步解釋道,從技術的角度來看,指紋可分兩種識別技術,一類是圖像識別,另一類是特征點數據識別。圖像識別它的優點可以識別殘缺指紋,它的特點是非常精確,問題是數據量異常龐大。所以目前使用圖像識別的主要是各國的軍政以及司法機關。
所謂特征點數據識別,就是提取你指紋圖像上的特征點,由此產生了192個字節長度的動態數據,由于按壓的力度和方向不同,比如這次按的數字可能是1、2、3、4……第二次按壓可能是5、8、7、6……如何來判斷不同的數據是同一個人的手?就是從這一長串數字中,算出其中的邏輯關系,由此進行判斷。這192個字節,就相當于卡號和密碼的功能,但其的長度以及動態因素,即使以目前最先進的超級計算機,花費1萬年都無法破解。這也是為何國家的機要部門普遍采用指紋識別等生物認證的原因。
在支付認證的全過程中,銀行和商戶不保存、復制任何用戶的指紋圖像信息,而只保留了幾十個特征點數據和頻域特征信息,任何人想從這些有限的數據推理出客戶的指紋圖像,都是絕對不可能的事,這是一個不可逆轉的過程。
至于惡意拓取指紋的問題,在目前的活體識別技術問世之前,這確實是生物特征識別技術無法回避的一個問題。2002年,日本的一個密碼專家就曾向世人演示過,如何用橡膠手指騙過指紋儀,用明膠、丙烯酸腈膠及數字相機,獲取到留在玻璃上的指紋,將明膠灌注到手指模型中,以80%的成功率騙過指紋儀。
幸運的是,目前已經掌握的多重防偽技術,已能夠阻止這種欺騙的手段。立佰趣采用了3種指紋防偽方法:鍍膜防偽、觸控防偽和交叉曝光防偽。其中,鍍膜防偽方法是在指紋頭表層覆蓋極薄的導電鍍層,在鍍層上加一層介質,當活體指紋按壓在介質表面時,會使導電鍍層發生變容效應,檢出電容變化就可以獲知指紋是否活體按壓;觸控防偽方法是在指紋采集頭上加微型嵌入式導電裝置,通過變容效應來檢測活體的存在;交叉曝光方法可以進行真皮和血液特性檢測,這項技術領先于國內外其他同行。
目前,立佰趣向銀行和商戶免費提供指紋支付終端,它的主要盈利模式是在銀行向商戶收取的服務費中分傭——用戶每支付一筆,銀行就要向相應的商戶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續費。
2005年,全國刷卡消費已經超過了1萬億人民幣,這個數字在2006年又有了突破性的增長,上半年就達到了8000億元人民幣。按照每年16000億元的規模來算,即使0.5%的中間費用,也有80億元的市場規模。更何況,即使刷卡消費這樣的主流電子消費,也只占現金消費的10%都不到。而指紋支付正是利用其自身的安全、便捷的優勢,看準了現金消費這個更大的市場。繼上海之后,明年指付通將在全國一、二線城市逐步推開,陳曉峰想讓更多人,與他一起分享“一指行天下”的快樂。 撰稿/楊艷萍(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