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便拿起一本游戲雜志翻一翻,偶爾看一下街頭的網游廣告,你看到了什么?
一條問題多寶魚可以殃及整個產業鏈,那么,越來越多網游患上了潛規則病,整個行業毀于此也并非聳人聽聞。
昨天,影迷們迎來了期盼多時的視覺盛宴———《滿城盡帶黃金甲》,而此時此刻,網絡游戲迷們開始享用的則是另一道大餐———《大唐》之《黃金甲傳說》。到底是誰借了誰的東風,恐怕影迷和游戲迷們看法不盡相同,但不管怎樣,第一步的“雙贏”是逃不掉了。
能把時間節點掐得這么準的網絡游戲并不多,因為它畢竟是項系統工程,沒個三五年磨不出細活。然而,商機不等人,尤其當網絡游戲業結束了“一夜暴富”的“傳奇”時代,在與其他娛樂方式的競爭中,在形形色色游戲的廝殺中,在網絡游戲行業的新秩序中,“《黃金甲傳說》們”靠什么一鳴驚人?又靠什么生生不息?
玩新廣告游戲
《古墓麗影》中,勞拉的座駕是一輛戴姆勒-克萊斯勒出品的吉普車;《霹靂小組4》中,有可口可樂的飲料售賣機。游戲廣告已有近20年的歷史,這些都不新鮮了。
現在廣告界和游戲界都矚目的是“動態”廣告和“可計量”廣告。
2005年之前,網游廣告都是靜態的,也就是說,游戲出廠時就已嵌入代碼,之后無法改動或更新。也就是說,對于新片上映等時間上比較敏感的產品宣傳來說,它們都無法投放網游廣告,少算算至少有一半廣告費用都與游戲廠商擦肩而過。再者就是效果衡量,廣告商需要知道多少人留意到了它的廣告,電視有收視率,網站有點擊率,網游廣告呢?誰知道這個玩家能闖到第幾關?
真正解決制約市場擴大的這兩道門檻還是在不久以前,一家名為Massive的公司創建了為動態廣告服務的視頻游戲網絡,只要游戲玩家經由電腦或游戲機接入互聯網,Massive就可以通過動態廣告技術來實時插入并修改廣告。難怪公司創立才短短1年時間,就已贏得了可口可樂、戴姆勒-克萊斯勒、豐田、T-Mobile等大客戶。令這些大客戶青睞的是Massive的技術,它可以精確地告知某一廣告被注視了多久或者誰正在看這個廣告。
另一家老牌調查公司尼爾森也動起了網游產業的腦筋,它在不久之前宣布將對視頻游戲進行“使用率”統計,這一技術可以對游戲及其中的廣告進行跟蹤,掌握視頻游戲的使用率及其對電視和互聯網等其他媒體的影響,這為企業決策提供了分析依據。
在如此“高分辨率”的廣告技術支持下,網絡廣告的利潤圖景也變得清晰起來。Massive公司總裁戴維斯說:“在每臺聯網機器上每玩一次游戲都會為開發商創造二三美元的廣告利潤。”
此外,鑒于目前美國游戲玩家超過1.3億,分析人士預測,到2010年,游戲廣告市場將較2005年增長12倍,從2005年的5600萬美元增長到7.33億美元。從全球范圍來看,市場前景更是可觀。
原創游戲戰藍海
在國外廠商鉆研技術的時候,國內的游戲開發商則致力內容原創。從“超女”到“舞林”,開發腦筋越動越快,原創內容越來越豐富,再引進國際上的先進技術工具,網絡游戲“全副武裝”好了。下一步就是要占領市場,在這個過程中,國內的網游企業稱得上“站得高、看得遠”,跳出“紅海”,出征“藍海”。
完全由中國人自主開發的大型3D網絡游戲《航海世紀》已經出口到海外20多個國家,即將被翻譯成10多個國家的語言文字版本,包括英文、法文、德文、韓文,以及即將出爐的泰文、馬來文、匈牙利文、俄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等版本。目前《航海世紀》在韓國已經收費,同時在線人數約3000人,已經實現盈虧平衡。游戲蝸牛新聞發言人曾強說,在這些網游市場中,中國內地的網游收費是較低的。泰國的《RO》最高在線19萬,收費為中國的2.5倍;菲律賓的《奇跡MU》有4.5萬,收費是中國的1.9倍-2倍。“預計到2010年,全球網游市場規模將超過200億美元。我們沒有必要在國內爭得你死我活。”
當然,原創網游要征戰海外市場,得到不同膚色玩家的認可,認真對待文化差異也十分關鍵。登陸中國時,曾讓群情激動的《魔獸爭霸》,如今顯然不復當年之勇,游戲并非不精彩,只是水土不服罷了。因此,某種程度上來說,國際化的網游產品一定要選擇國際化的題材,要是只把題材局限在武俠小說、四大名著上,可能性就會小得多。
據德國Yusho GmbH公司調查,2008年到2009年,歐洲網絡游戲市場將迎來春天。到這一天,中國的網游企業能分到多大的蛋糕?
潛規則的危害
不管紅海還是藍海,網游企業的成敗,還是維系在整個行業健康發展上的。
然而,隨便拿起一本游戲雜志翻一翻,偶爾看一下街頭的網游廣告,你看到了什么?滿眼衣不蔽體的青春美少女!除了一些Q版(Q是英文cute的諧音,Q版即頭大身子小非常可愛的卡通造型)和主角為非人類的游戲外,數不清的網游用美女來吸引眼球。美女的衣服是越穿越少,幾近比基尼或僅剩一層薄紗,不管她們生活在虛構的天使世界還是三國時代的古中國。游戲公司通過不甚正式的渠道發布的宣傳詞中,含糊且曖昧地作些暗示,有的玩家還真就被這些因素吸引過去了。不過請放心,游戲基本上是正常的,并不色情,游戲公司只是打了個擦邊球而已,那情形,頗像某些三流電影,海報、封套上印著不堪入目的畫面和字句,其實里面也沒啥。
某公司鼓勵玩家沒日沒夜泡在游戲里,想出“發工資”的奇招。只聽說過玩家出錢玩游戲,最多也就是免費,哪有玩了游戲還能領工資的美事?說穿了,所謂工資就是獎勵給玩家的游戲代幣,誘惑玩家投入更多的時間,順帶消費更多金錢。
更有甚者,根本不存在的男女玩家通過游戲平臺“偷情”,一番轟動性炒作為游戲帶來巨大知名度。
這種種做法,不是游戲公司沒事給自己找麻煩,請社會重新把網游看作“電子鴉片”么?
運營方面,本該維持秩序的游戲公司偷偷加入了作弊行列,有形同皇家御用小偷的官方外掛,有巧取豪奪玩家價值數千元人民幣的道具和賬號再轉賣,令玩家怨聲載道。有人說這是游戲公司在游戲免費情況下為了增加收入,不得已而為之,而免費呢,又是在競爭激烈的形勢下必然選擇。照此下去,網游市場豈不是要從有序走向無序?
一條問題多寶魚可以殃及整個產業鏈,那么,越來越多網游患上了潛規則病,整個行業毀于此也并非聳人聽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