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開辟新型醫嫂服務行業
本報訊:記者在日前北京市總工會召開的“醫嫂事業發展座談會” 上獲悉:由北京市總工會和北京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支持成立的“北京醫嫂服務中心”首期醫嫂培訓班結業,北京市政協常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韓榮岱、北京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就業處和北京市總工會工資委、女工部的相關領導參加了座談會,聽取了首批醫嫂的發言并對發展醫嫂事業給予了高度評價。
據北京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就業處孟憲蒼處長介紹:北京市2006年失業人員中以農轉居、城市低保、殘疾人員、長期失業和“4050”人員為主體的就業困難群體的比重將占到失業人員總量的53%,因此促進就業困難群體就業已成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城鎮就業工作的主點和難點。北京醫嫂服務中心推出的醫嫂服務,可以解決大量的下崗女工和“4050”人員就業問題,可以提供適應不同家庭需要的各個層面的就業崗位。孟憲蒼表示,醫嫂服務是一個很有市場前途的事業,市勞動局對這個事業將給予大力支持。目前即可以享受到多項優惠政策。例如醫嫂進入家庭,可以享受我們的彈性就業優惠政策,醫嫂站站長可以享受創業政策,醫嫂培訓被列入勞動局定點學校后,可以享受免費培訓政策。
北京市政協委員、市總工會工資委副主任楊明興主任說,目前社會對醫護需求很高,為老服務需要專業知識,要一專多能。創辦醫嫂事業大有可為,可以和現有的家政服務有機地結合。我們為社區家庭開創高素質、高質量的健康服務也是工會職能的一個延伸。楊主任要求:醫嫂培訓第一個臺階完成后,不能滿足現有的知識,要不斷更新、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把最優秀的服務帶給千家萬戶。要盡快上路,把該用的政策用足,盡快進入良性循環。
北京市政協常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韓榮岱對首批醫嫂們動情地說:我深深地愛著女工們,特別是有就業困難的女工。我在北京市總工會當副主席分管女工工作的時候與女工部張懷敏部長多次苦思苦想如何幫助她們解決困難,兩年來我們一直支持著醫嫂中心籌備工作,北京醫嫂服務中心的成立,確實是我們一個最大愿望的實現。你們今天選擇醫嫂事業是選對了,這是一個陽光產業,我對此有百分之二百的信心。工會是維護職工權益的組織。醫嫂服務中心作為一個組織,對依法維護社會各個家庭雇主的權益和醫嫂自身的合法權益將是一個組織保障。韓主席高度評價醫嫂服務中心采取的雙元制培訓,要求要把培訓工作做好、作扎實,這是醫嫂事業長盛不衰的發展保障。
據北京醫嫂服務中心郭建剛主任介紹:“醫嫂”是一個全新的概念,是現代社會發展和市場細分化剝離出來的一個新興行業。她是介于醫院護士和家政保姆之間、提供健康家政及康復護理的一個專業化健康服務產業。是適應老齡化社會發展和家庭病患不斷增加的入戶護理需求以及注重生活質量的白領階層對健康家政的需求。這個行業是一個市場大、前景好、有潛力、可持續發展的全新行業。我們開創醫嫂服務事業,力圖在不用政府投入的前提下,通過政策扶持、醫嫂團隊的市場化運行和醫嫂事業來自各方面的支持和援助,創立一個符合我國國情的勞動密集型行業。醫嫂事業的創立,既為日益膨脹的社會老齡化帶來的養老護老問題提供對應的健康維護服務,同時又可以創造大量的就業崗位,也為千家萬戶帶去和諧和健康。
醫嫂的“醫”,是一個大健康的概念符號。她不是真正含義上的醫療、醫務。猶如軍嫂本身不是軍人一樣。稱之為“嫂”,是考慮到她們服務的主要對象是病患者和老年人,這些弱勢群體需要更多的是安慰。而“嫂”在中國人傳統的習慣里是一個令人感覺很放心的“稱呼”,有一種自然的親和力,這對那些被護理者有一種天然的安全感。
醫嫂從事的是醫院護士之外的病患護理和老年人健康護理工作。從工作內容上看,她主要提供的是健康家政,如科學飲食、營養配餐、食療調理、測量血壓、血糖、熬藥、護理病患以及日常的家庭衛生工作。從性質上看她是為雇主提供有知識技能含量的健康家政服務。
據了解,北京醫嫂服務中心培訓的首批醫嫂培訓班80%是下崗再就業人員,其中年齡最大的58歲,年齡最小的33歲,平均年齡46.73歲。在人員結構中有下崗工人、醫生、家政從業者還有大學畢業想當醫嫂站站長者。經過培訓,這些準醫嫂們各個意氣風發,決心為雇主提供最優異的健康維護服務。
醫嫂是一支隊伍,也是一個行業。她是一個有組織紀律、有專業知識、有專家后援、有品牌形象、有精神追求的職業化服務行業。在她服務的崗位后方,有醫嫂機構的各項保障體系隨時提供支持,有常年雙元制培訓給醫嫂們帶來的全方位知識層面的提升,有媒體對醫嫂愛心助人形象的宣傳,有醫嫂團隊品牌建設和依靠新長征精神的托舉,她們付出的勞動會逐漸獲得大眾的理解和尊重,從而使醫嫂行業具有規范化效應如國際化管理、品牌化經營使社會口碑不斷提升、隊伍不斷壯大、醫嫂獲得的實惠不斷增加,用她們熱情的服務給雇主更多的關愛。
醫嫂目前主要服務的對象是中高收入家庭,在服務高端收入中將反哺給那些生活極度困難需要醫嫂服務的家庭或老人。
郭主任給記者描述了醫嫂為社會服務將產生的兩個鏈條:
1、 醫嫂服務中高端家庭――獲取勞動收入――醫嫂中心反哺特困老人。
2、 營造一個“醫嫂為您呵護父老――您為社會多做貢獻――社會敬重醫嫂勞動”的和諧鏈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