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僅2家產品獲“節能產品”稱號
本報訊(見習記者 楊群)上海有100多家廠家生產節能燈,通過上海市節能產品評審委員會嚴格評審,只有2家產品獲得2006年“上海市節能產品”稱號。在昨天召開的大功率節能燈研討會上,專家呼吁,優質節能燈需要推廣,劣勢產品則須封殺。
電力主管部門負責人透露,2006年城鄉居民用電占全市用電比重12.36%,增幅達到12.05%。照明在居民用電中占了很大比例。能源專家也指出,上海照明用能逐年增長,路燈、廣告燈箱、機場照明、工廠車間……節能燈的舞臺大可從一個個小家庭擴展到全社會公共用電領域,與之匹配的大功率節能燈目前已經實現量產,一只185瓦的節能燈在4米左右的高度可以照亮30多平方米的范圍。
市場對節能燈的態度始終不冷不熱,不少購買者認為節能燈“省電不省錢”。專家指出,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與節能燈市場良莠不齊有關。有的節能燈叫賣時宣稱壽命是普通燈泡的5倍,可是實際使用不到幾個月就“罷工”,省下的電費還比不上購買時與普通燈泡的差價。有的節能燈標稱功率達到180瓦,可是實際測試僅130瓦左右,照明效果“短斤缺兩”。有的“大功率節能燈”,實際上是用多組小功率鎮流器相加充當大功率,增加了功耗,并不節能。這樣的節能燈消費者自然不會“買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