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節商家熱炒遇“冷” 消費者過節冷靜
讀者趙小姐昨天對記者說,雖然離情人節還有十天,但她看到新街口、湖南路的商家已經開始為情人節商機忙碌起來了。今年的情人節在春節前,不知道會不會與往年的情人節有所不同,會更熱鬧還是更冷清呢?
昨天,記者在各大商場、時尚小店看到,各種有趣的情侶禮物被擺在顯眼的地方,情人節廣告也已貼上櫥窗。不過盡管商家費盡心思,但消費者面對這提前啟動的市場似乎并不買賬,表現冷靜。 [現象] A、商家為炒作費心思 昨日記者在新街口商圈看到,不少商家已經開始預熱情人節促銷。在新百地下商場看到有一家店鋪,所有花朵均由巧克力做成,一瓣一瓣的花朵形象逼真,外面用各色漂亮的糖果紙包裝,樣式精美,在地鐵商鋪某小店門前,外形可愛的情侶豬排成了排。在萊迪廣場,不少小店打起“有愛的日子天天都是情人節”的宣傳廣告,一看就是情人節禮物正在售賣中。不過記者也發現,不少商家的情人節促銷有生拉硬套之嫌。比如正洪街上一家特色店,門口就掛上了“春將至愛相隨”的廣告,一位小伙正在碩大的玫瑰花下向女孩求愛,記者走進店里發現,小店售賣的是各色梳子,有牛角梳、木梳、保健梳等,銷售人員在向記者做推銷介紹時,一直表示梳子品質如何,天天梳頭可起到按摩頭部的保健作用等,絲毫看不出梳子與情人節有何關系。記者問起時,店員立刻表示“梳子和戀人當然有關系,梳子是女孩天天要用的東西,多親密啊!”情人節到了,反正跟情人能靠上邊,表達個意思唉。”看上去,這個應節創意還是讓商家煞費苦心的。
B、情人節商品花樣多
經采訪發現,今年街頭出現的情人節禮物,花樣不少,香水、首飾、玩具公仔、巧克力、手套等老套商品都翻新花樣,變了臉。在萊迪一家小店,記者就見到“牽手手套”,這種手套是特為情侶定制的,只有“三只”,除了男女各有一只手形狀的手套外,還有一只兩個插孔的心形手套,情侶戴這種手套時,必須手與手親密拉在一起,很浪漫。另外,DIY巧克力是創意不斷,記者見到一種豬形巧克力,兩只不同顏色的小豬著睡覺,蓋著可愛的小被子,在巧克力盒子上,特地為情侶打上了“天生一對”的字樣,很是招人喜歡。另外,不少店家還推出情侶內衣,比如一!獦又皇谴笮〔煌亩萄,印著相呼應的圖案等,暖昧的色彩加上四五十元的便宜價格,很是惹眼。
[調查]消費者過節冷靜多了 不過,記者在街頭隨機調查了十對情侶,通過調查可以發現,人們對情人節的冷靜態度顯而易見,與前些年人們對情人節瘋狂追捧的狀況形成了天壤之別。這十對情侶中,兩對已經結婚,其中一對新婚半年,另一對已結婚三年;其余八對有三對是在校大學生。男女問卷相同。 情人節調查問卷: 1.你愿意過情人節嗎?A愿意(男6人/女7人)B不愿意(男2人)C無所謂(男2人/女3人)
2.情人節是你們倆一定會共度的節日之一嗎?A是(各6人)B肯定不過(0)C看情況(各4人)
3.你會提前準備情人節嗎?A會精心準備很久(男1人/女5人)B節前準備就行(男9人/女1人)C看情況(女4人) 4.如果要過情人節,你覺得應該怎么過?A吃頓飯(男5人/女3人) B送禮物(男5人/女6人)C只要在一起共度月,5天就好(女1人) 5.如果一定要送禮物,你會送什么禮物?A花或巧克力(男7人/女1人)B實用的、適合對方的東西(男3人/女5人)C自己親手制作的禮物(女4人) 6.商業宣傳對購買禮物會產生重要影響嗎?A大多是廣告宣傳什么買什么,常買情人節專柜里的商品(男4人/女3人)B有一點,尤其是浪漫的廣告(男5人/女3人)C毫無影響,我有自己的主見(男1人/女4人) 7.你覺得價格是禮物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嗎?A是的(男1人)B不是,禮輕情意重(各1—人)C主要看對方喜歡與否(男8人/女9人)
8.如果你結婚了,你覺得還有必要過情人節嗎7 A當然有必要(女3人)B不用了(男6人/女)人)C看心情、時間等具體情況而定(男4人/女6人) 接受調查的這幾對情侶中,大家對情人節的反應都非常冷靜,從事景觀設計工作的談榮跟記者說,“戀人關系的維護是靠平日里點點滴滴的生活、言語,如果兩人關系好,每天都是情人節,平時也可以送花送巧克力,2月14日這一天也沒有什么實質意義,沒有必要在這一天向對方證明什么或向別人秀恩愛;如果關系的確已經無法挽救,那么雙方也不會天真地認為過個情人節就可以雨后天晴,解決所有的問題!绷硗猓藗儗澣沾黉N也表示異議。軍人周康告訴記者,“我是不會湊在情人節期間消費的,好多商品一旦被貼上‘情人節禮物’的標簽之后就要比平日昂貴許多,我可不愿意主動挨宰!
[看法]放寒假、年底忙是主因 江蘇省社科院心理學專家儲兆瑞認為,情人節消費趨于理性是很正常的。情人節的主角們不是忙于學業的學子,就是單位里的主力軍、頂梁柱。對學生們來說,今年情人節在春節之前,學生們都放假回家了,節日的熱衷度肯定受到影響。對于工作中的年輕人來說,現在處于年底,各個單位都很忙,他們可能連最大的節日春節都花不上心思,情人節作為外來節沒有法定假期,如果戀愛雙方都有公事纏身的話,這一天根本無暇顧及。另外,當下節日過多,土節、洋節接二連三,媒體、商家將洋節炒熱,把傳統節日炒新,導致人們感覺幾乎天天都是節日,早巳應接不暇,對節日的感覺日漸麻木,失去了最初的好奇心和新鮮感,產生了審美疲勞,有了不愿意為過節而過節的心理,這種心理可以表現為消費上的理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