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教白領互教語言 外國人寄宿家庭現身滬上
“家庭寄宿”是中國學生留學國外常選的一種住宿方式。而最近,上海也出現了接待外國人寄宿的家庭。而和國外不同的是,住宿的外國人不需要支付給寄宿家庭任何費用,但必須承擔教授房東指定家庭成員外語的義務。一種新的白領學習英語方式在滬上漸漸興起。
家住老外學習外語效率高
公司職員李小姐的英語水平一直是制約其發展的一個瓶頸。“雖然英語學了很多年,但碰到外國人,就是不知道怎么開口。”李小姐稱,她曾經嘗試過不少傳統的英語學習方法,但是效果都不是很好,去年她在網上看到有家咨詢公司開展“住家老外”的業務,她便通過這家公司認識了來自美國芝加哥的凱麗,并讓凱麗借宿在自己家。
凱麗在中國做人事方面的工作,住進李小姐家后,不需要支付房租,但每天要教李小姐1個小時英語會話。“凱麗不會漢語,我們剛開始交流時,兩個人都要手舞足蹈。”回憶起凱麗最早教自己英語的情形,李小姐忍俊不禁。但過了兩個多月后,兩人交流不再需要手勢。而6個月后,李小姐已經能和外國人流暢地交談了。
李小姐告訴筆者,和凱麗6個月的朝夕相處后,彼此已經成了朋友。兩人經常用英語海闊天空地聊,李小姐除了英語口語進步很大,對美國文化的了解也加深了很多。李小姐說,凱麗生活習慣雖然和自己有很大的不同,但各自從沒有干擾過對方,凱麗也從來沒有帶過自己的其他外國朋友來家里。
老外省房租還能學漢語
“和國外寄宿制家庭不同,這種‘住家老外’是語言交換的一種方式。”自稱是現在滬上唯一開展此項業務的某涉外咨詢公司的曾先生告訴筆者,住進中國家庭的外國人不需要付房租,而且在負責教房東家庭成員外語的同時,中國家庭也有教其漢語的義務。
筆者在這家咨詢公司采訪時,湊巧碰到來找“寄宿家庭”的斯蒂芬。21歲的他今年1月份剛剛從紐約圣約翰大學畢業,此次來中國學習漢語。他對中國語言和文化有著很濃厚的興趣,他迫切希望能詳細了解中國人的生活。“住在中國家庭里面,不但可以方便我在這里的生活,而且還可以很好地學習漢語。”斯蒂芬還表示,他在大學已經取得相關教授英語的資格,所以他對承擔教授對方語言的工作很有信心。
隨后筆者跟斯蒂芬一起來到申請做“寄宿家庭”的許女士家。斯蒂芬在看了許女士提供的臥室和生活用品后,便不斷發問:許女士家里氣氛是否活躍?他每天是不是能得到固定時間的漢語會話練習?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斯蒂芬滿意地表示,他希望通過在許女士家的借宿,很好融入到中國人的生活中。
上海已有近百“寄宿家庭”
“春節后,我已經接到10多個寄宿申請。”曾先生告訴筆者,從2005年到現在,上海已經有過近百個中國家庭接待外國人借宿。而現在這個數字有逐步增多的趨勢。
接待外國人住家的中國家庭,不需要向中介公司付任何的費用。但必須擁有產權屬于自己或使用權至少還有一年以上的住房,并有一間房空置,而且愿意幫助外國友人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及學習中國語言。為了確保房主的安全,不接受外國旅行者,要求住家的外國人必須是在中國留學或長期工作的,并會檢查他們的各種身份證件。同時,外國人要支付公司一定費用。
而在生活上的一些具體細節,比如是否負責外國友人的三餐等,雙方可以協商。中國家庭和“住家老外”合作前要簽訂一份詳細的協議,如果住宿過程中出現生活習慣不同等問題,公司會負責協調和溝通。
據悉,由于這種方式提高的是外語口語,幾乎不涉及應試技巧,所以現在通過“住家老外”學外語的70%是白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