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本土首飾凸顯“設計軟肋”
珠寶設計深圳越來越有名氣
“ 突出首飾的裝飾功能,淡化其保值功能,這是以后珠寶首飾的發展趨勢,因此設計將會成為決定首飾價格的關鍵因素” 記者近日走訪了諸多上海本土珠寶店,發現店里銷售的首飾大多產自深圳,本地設計的只占很小的比例。業內人士對此表示,“突出首飾的裝飾功能,淡化其保值功能,這是以后珠寶首飾的發展趨勢,因此設計將會成為決定首飾價格的關鍵因素。而目前,上海本土珠寶企業在首飾設計方面乏善可陳,大多依靠深圳的設計和工藝。” 一位珠寶業人士表示,現在上海本土企業多是從深圳等地進貨,因為深圳勞動力密集,上海則具有品牌和渠道方面的優勢,“在上海大規模建廠制作首飾成本太高,深圳那邊勞動力相對低廉,可以批量生產,這樣分工合作未嘗不可。” 不過也有專業人士對此表示憂慮,認為長此以往,上海本土的珠寶企業會逐漸喪失設計和工藝上的力量。而今后珠寶企業的競爭將會日益激烈,設計在產品價格中占的份額也會越來越重,“一個珠寶企業如果自己沒有比較強大的設計力量,在加工工藝上也沒有技術優勢的話,在競爭中將難以立足。” 上海本土老牌珠寶企業老鳳祥的有關人士表示,珠寶企業的競爭是激烈的,原創設計研發能力是一個珠寶企業的立足點之一。 因此,老鳳祥近年來非常重視產品的原創設計,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培養設計人才,并不斷推出新品。“因為地域政策的差異,深圳在設計加工上具備一些優勢,但上海在設計上也有自己的海派特色,我們努力抓設計生產和銷售兩頭,通過差異化生產經營,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上海復雅教育培訓中心開有珠寶設計培訓班。該中心包老師說,現在上海的珠寶設計人才奇缺,“很多珠寶公司打電話跟我們要人,基本都是外資珠寶品牌,上海本土的珠寶企業沒聯系過,感覺他們不太重視設計這塊。此外,我們的學員畢業后去深圳的也比較多。” 據悉,現在上海珠寶企業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本土企業,設計力量相對薄弱;一類是香港品牌,它們大多自己設計、在深圳加工;還有一類就是國外品牌,其中像卡地亞、梵克雅寶之類的高端品牌,都是自主設計和生產,在制作工藝上有獨到之處,所以其首飾具有鮮明的品牌風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