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漫游費的“堅冰”應早日打破

(資料圖片)
新華網海口3月26日電(記者 周慧敏) 信息產業部經濟調節與通信清算司負責人日前表示,2007年將對手機國內漫游通話費的“上限”實施評估,降低手機國內漫游資費。這一表態表明,備受國內消費者關注的手機漫游費這塊“堅冰”,有望在不遠的將來被打破。
所謂手機漫游費,是指當本地用戶離開本移動電話業務區到達另一個業務區時,使用移動電話時需要繳納的資費,包括網絡費和通話費。應該說,在網絡建設之初,由于存在硬件設施、交割手段等方面的問題,電信運營商向用戶收取不菲的漫游費還可以理解,但是今天,這些壁壘基本上已經消除,技術進步使得通信成本越來越低,再繼續收取高額手機漫游費,就有些不合時宜了,對消費者也不夠公平。
一位通信專家指出,手機漫游的全過程,事實上只是由網絡傳送幾個由計算機自動生成、比普通電子郵件還簡單的數據信息,其成本與每分鐘都要收取的費用相比相差千萬倍。可想而知,手機漫游費利潤高得驚人。
近幾年電信資費水平不斷下調,手機漫游費卻依然居高不下,這無疑是壟斷政策為運營商們提供了保護的土壤。在漫游費上,各電信運營商基本處于無競爭狀態,既沒有降價的動力,也沒有任何壓力。
據電信專家介紹,我國電信企業利潤高于20%,其他國家沒有超過10%的。最近幾年,從歐洲開始,北美、亞洲的發達國家和地區紛紛開始取消手機漫游費。而在我國,包括手機漫游費在內的高額電信資費已形成了壟斷暴利,擠占了社會福利,增加了消費者的經濟負擔。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一些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呼吁,盡快取消手機漫游費,使老百姓受惠。對這些呼聲,電信部門應該給予積極的回應。
當然,從行業角度看,一下子全部取消漫游費,手機通話費便與固定電話通話費相當或更低,對固定電話運營商將產生強烈沖擊。為了平衡移動和固定電話運營商的利益,采取逐步降低漫游費的做法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取消漫游費已是大勢所趨。
當民生、民意成為當今社會關注的焦點,當鐵路、公路等行業紛紛開始讓利于民,基本處于壟斷地位的電信行業也應當增強社會責任感,順應民意,真心實意地讓利于民,與消費者形成和諧的利益關系,讓消費者真正享受到市場經濟帶來的好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