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連鎖經營100強”出爐 國美奪冠百聯亞軍
昨天下午,商務部商業改革發展司和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聯合發布了“2006年中國連鎖經營100強”排行榜。其中,國美電器集團以869.3億元銷售規模、820家店鋪的業績排列第一位,百聯集團則以770.9億元的銷售額雄踞亞軍的位置。在100強當中,百聯集團等上海本土企業以及總部位于上海的外資公司總共占據了排行榜的近三分之一的篇幅。根據調查統計結果顯示,2006年中國連鎖經營100強銷售規模達到8552億元,同比增長25%,門店總數達到69100個,同比增長57%。“連鎖100強”總銷售規模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已經提高到11.2%。通過對2006年“中國連鎖經營100強”的分析,有以下幾個特點值得關注: 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根據調查統計來看,近幾年,100強企業的總銷售規模平均增幅超過30%,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從2002年至2006年,分別為6.0%、7.8%、9.3%、10.5%和11.2%,五年內將近翻了一番。 2006年,100強中的前10家企業總銷售規模達4073億元,占100強總銷售規模的48%,比2005年提高了4個百分點;前30家企業的總銷售規模達6396億元,占100強的75%。 從業態情況看,家電專業店一枝獨秀。有5家家電企業入圍前30強,即國美、蘇寧、五星、大中、宏圖三胞,其銷售規模和店鋪數量的增幅分別為56%和54%,遠高于其它業態。 外資并購力度加大 據統計,2006年家樂福新開33家店,沃爾瑪新開15家店,麥德龍新開6家。以經營大型超市為主的11家外資零售商(家樂福、大潤發、沃爾瑪、好又多、易初蓮花、麥德龍、樂購TESCO、百佳、歐尚、永旺、華糖)新開店鋪數量超過100家,也超過了上年同期水平。 在快速開店的同時,外資企業普遍采取了并購的擴張方式。像百思買控股江蘇五星電器,家得寶并購家世界家居,特易購增資并控股樂購,百盛收購輸出管理百貨店,沃爾瑪宣布收購好又多(2007年初宣布)等。在這些并購案例中,并購企業實力強,涉及金額大,并購的戰略意圖明顯。 此外,在現有的中外合資公司內,外方通過收購合作公司的股權,加快了獨資經營的步伐。 滬本土企業上榜多卻增長乏力 根據商務部商業改革發展司和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的調查統計,2006年“中國連鎖經營100強”銷售規模達到8552億元,同比增長25%,增幅迅速。在本次上榜的100家連鎖經營企業中,不少上海本土連鎖企業成功進入榜單,像百聯、農工商、可的、捷強、良友金伴。不過,除了家電領域,本次上海雖然有不少本土連鎖企業成功上榜,但是,相比一些外資零售企業的快速增長,上海的眾多零售企業明顯增長乏力。 本次百強榜顯示,家樂福2006年的銷售額增長率為53%、沃爾瑪為30%、易初蓮花為34%,宜家家居30%,高于25%的整體增幅。而在上海本土企業中,增幅最高的為百聯集團的好美家裝潢建材有限公司,2006年銷售額為30.7億元,增幅達到了23%。而百聯集團的聯華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的銷售額去年為440億元,增幅為15%;農工商超市的增幅為12%,去年營業額為196億元。上海可的便利店銷售額為23.8億元,增幅為0%;上海捷強煙草糖酒(集團)連鎖有限公司為19.7億元,增幅為3%;上海良友金伴便利連鎖為13.5億元,增幅為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