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家漢文化餐廳“漢風食邑”3月24日正式在北京開張,除了隨處可見的漢文化元素外,店內的顧客都是身穿漢服就餐。但據了解,餐廳開張頭兩天的上座率卻并不高,這并沒有打擊店主小豐對漢文化的如癡如醉,她希望一年內能到上海來開分店,將漢文化發揚光大。 據描述,該餐廳不但裝修仿漢代,連上菜的男女服務員也全部身著漢代衣褲,來此吃飯的食客也全部身穿各色各樣的漢服,盤腿坐于漢榻上就餐。考慮到川菜的接受度比較廣,因此店主將菜系定位為川菜。 店主小豐是這家餐廳的投資人之一,自去年8月份接觸漢服后便深深迷戀上了漢文化,其中80%的漢服都是她親手制作的。憑著一顆弘揚民族文化的赤子之心,小豐毅然辭去了收入頗豐的營銷工作,一門心思想為人們提供一個穿漢服的場合,最終籌資50多萬元開了這家餐廳。 “我們用了4個月的時間籌備這家店,每一步都很困難。”小豐坦言,首先就是資金問題,接著還要面對家人朋友的置疑;其次就是服務員很難招,足足招了兩個月。 據介紹,該店除免費提供漢服外,周一到周六每天上午都安排了讀經活動。“一些人把我的開店誤解為是純粹的商業目的。”小豐向記者透露,盡管開張這兩天接到了很多預訂電話,但是每天的上座率只有30%~40%,日營業額也就兩三千。 既然對漢文化如此癡迷,且又稱沒有商業目的,那么萬一今后該店經營不下去了,她還會堅持下去嗎?“就算開不下去我也一定要開下去,哪怕出去打工賺錢也要把店支撐下去!”小豐斬釘截鐵地表示。現在無論是在家里還是在公共場所,她都每天堅持穿著漢服,目的就是為了引起眾人的好奇,甚至因此得到跟陌生人聊天的機會,然后在不知不覺中傳播漢文化。 小豐表示,如果今后該店經營模式成熟了,她希望能到上海來開分店,預計最快要一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