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上掀快餐式服裝消費風暴 顧客提著籃子買衣服
在上海開業數日的H&M確實造成了一定的震動。從ZARA的營業到H&M的高調開張,提倡“像消費快餐一樣購買服裝”的快餐式時尚在上海掀起了熱浪。 低價快餐時尚受推崇 新、流行、稀缺和低價,為時尚年輕女性提供低價的潮流服飾。 浦東的吳小姐10點就來到H&M,令她訝異的是這里所有人都提著籃子買衣服,“我買了兩副太陽鏡,8件衣服,四件首飾,總共花了不到1000元錢,這在一線品牌店里連一件衣服的價格都達不到。”吳小姐得意地說。她所購買的這堆服裝現在有了一個新名字:“快餐式服裝”。 ZARA、H&M等特點就是更新時間快,ZARA每兩周的設計出爐,一律由總部派發48小時內到達全世界所有店鋪。此外,H&M時不時和時裝界頂級設計師以及演藝明星合作,推出所謂的one-off(就生產一批)系列吸引眼球。 低價背后 作為歐洲最大的跨國服裝零售連鎖企業,瑞典H&M公司目前90%的銷售收入來自國外。“快速低價地提供時尚的產品”是H&M公司成功發展的最大秘訣。 據了解,H&M有20多家比較大型的工廠設在西班牙。大型工廠只做染色以及裁剪。400間小工廠負責大量縫制工作,而且一廠一款,一個工廠只生產一個款式,保證專業化水平。所有的勞動密集型的工序全部外派,以機器代替人手,其余的交給小工廠。大工廠除了人力密集的縫紉工作外,50%衣服由自有的20多家工廠生產,保證快速。 美國有媒體報道稱快餐式服裝由于在制造和保養方面特點,它們已經越來越成為一大溫室氣體排放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