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法》調動社會投資積極性
中國推進可再生能源發展,水電開發、風電建設、沼氣建設、生物燃料乙醇、太陽能熱利用的規模越來越大,一批民營企業快速進入了這一領域并已成為領跑者。
中國目前最重要的能源來自對環境危害最大的煤炭。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陳德銘指出,加快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資源,走多元化的能源發展道路,是中國能源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舉措。
統計數據顯示,2006年,中國的水電新增裝機容量超過1000萬千瓦,累計裝機容量達到1.2億千瓦;風電新增裝機容量133萬千瓦,總裝機容量達到260萬千瓦;太陽能熱水器生產能力達到2000萬平方米,累計使用量達到9500萬平方米;農村戶用沼氣達到2260萬戶,沼氣年使用量約100億立方米。
2005年全國人大第十四次常委會會議審議通過了《可再生能源法》,這調動了全社會投資可再生能源的積極性。而在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的共同作用下,可再生能源制造業得以發展迅速。
據最新統計,到2006年底,中國已有風電制造及相關零部件企業約100家,已經生產和準備進入大型風電機組制造的整機生產企業有30多家;年生產能力超過100兆瓦的太陽能光伏電池制造企業已有10家,其中兩家企業進入了世界前列;太陽能熱水器制造企業3000多家,其中銷售收入超過億元的有10多家。
可再生能源吸引了眾多民營企業的興趣,大批民營企業紛紛涌入,并為這一領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增添了新的力量。據陳德銘披露,山東力諾集團、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皇明太陽能集團、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等已經成為了可再生能源產業的龍頭企業。
中國擁有豐富的可再生能源資源。據統計,水能資源經濟可開發量達4億千瓦,生物質能可獲得資源量約10億噸標準煤,陸地風能資源潛力約3億千瓦,海上風能資源潛力更大,2/3的陸地面積具備太陽能利用的良好條件。
近兩年,國家發改委共安排2.2億元資金,對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急需的風力發電、太陽能光伏發電、多晶硅材料生產、太陽能熱利用技術裝備等產業化給予了支持,并帶動社會資金50多億元。
目前,中國正在研究制定促進生物質能產業發展的政策。據悉,國家發改委下一步還將研究制定支持太陽能、地熱能產業發展的具體政策和措施,并將安排資金支持可再生能源的技術研發、設備制造及檢測認證等產業服務體系建設。
據陳德銘透露,2007年國家發改委與財政部將利用可再生能源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支持風電、生物質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產業體系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