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百度轉投Google 新浪欲扶持搜索業務快速增長 網易及騰訊則在結束與Google的合作前后獨立開展搜索廣告業務
今日,中國門戶網站新浪(SINA.Nasdaq)將和搜索巨頭Google達成搜索業務戰略合作。此前新浪一直與中國最大的搜索引擎百度(BIDU.Nasdaq)合作,百度為新浪提供搜索服務支持,雙方共享流量和廣告收入。
《第一財經日報》獲悉,此次的合作內容主要圍繞新浪網頁搜索業務領域,在流量和廣告上進行合作分享。新浪目前仍將保留一些非網頁搜索的獨立運作,如知識人搜索等。
易觀國際分析師認為,此次新浪選擇與Google進行搜索合作,主要是為了提高搜索廣告的收入。
而新浪曾于2005年年中推出自主開發的搜索引擎“愛問”,希望能逐步開始獨立運營搜索業務。但從內部運營看,搜索業務需要投入較大的運營成本,而搜索廣告在新浪的收入中占比不到三個百分點;從外部環境看,百度和Google逐漸建立了較高的行業壁壘,占據了中國搜索市場至少七成以上份額。愛問的市場效果并不理想,同時分散了新浪的運營資源和精力,選擇與Google合作,則可以集中運營資源。
新浪CEO曹國偉曾在財報溝通會上表示,搜索方面主要投入在人力、技術兩個方面,新浪從事搜索業務的人員有80~100人,其中包括工程師和運營人員。搜索業務的資本投入在新浪總體資本投入中所占比例不是很大,2007年新浪也不會因為搜索業務而大幅提高資本投入。
在曹國偉看來,對于搜索流量,新浪還不是市場主要競爭力量,可能只排在第四、五位,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新浪在非常努力地提高搜索質量及規模。而付費搜索廣告和品牌廣告滿足了客戶的不同需求,就品牌廣告而言,大客戶可能主要會在品牌廣告上投入更多,付費搜索主要針對中小企業,二者有重疊的可能性,但品牌廣告和付費搜索滿足的是兩種不同的需求。
事實上,新浪此舉可謂“逆潮流”而動。另一門戶網站搜狐(SOHU.Nasdaq)仍在堅持獨立運營自主開發的搜索引擎“搜狗”,也為此投入了較多精力。
根據易觀國際的研究,2006年搜狗業務收入為1280萬美元,約占搜索引擎市場的6.6%,是第二陣營的領先者。但搜狗2006年收入比2005年僅增長3%,搜索業務還未到達高速發展階段,尚不能對第一陣營的百度形成真正威脅。
新浪的愛問更是如此。根據新浪2007年第一季度財報,包括由搜索和其他付費業務構成的其他非廣告營收比上季度下降了7%,為130萬美元。
但另外兩大門戶網站網易和騰訊都在積極開展自主研發,他們在今年與Google的合作協議結束前后,都推出了自己的搜索引擎,獨立開展搜索廣告業務。
網易和騰訊希望通過搜索引擎廣告的嘗試,發掘一個新的增長點。但網易和騰訊的情況與新浪不同,純廣告收入都不是網易和騰訊的最主要收入來源,網易的主要收入來自網絡游戲,而騰訊則是互聯網增值業務。
一位海外券商分析師表示,市場對新浪的關注主要在傳統的互聯網廣告方面,搜索廣告并非焦點,預計Google與新浪的合作在近期對其收入不會產生較大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