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重拳打造“軟件之都”
cye.com.cn
時間:2007-6-20 8:51:32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程武 我來說兩句 |
|
 |
|
北京重拳打造“軟件之都” “十一五”時期將大力發展軟件與信息服務業
“2006年,北京市高技術服務業增加值1080億元,其中,軟件及相關的信息服務業增加值680.7億元,遠高于高技術制造業(原高新技術產業)463.4億元的增加值。”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在介紹《北京市“十一五”時期高技術產業發展規劃》時提到的這幾個數字,讓人們對北京市軟件及信息服務業有了全新的認識。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作為落實北京建設“創新型城市”目標的重要步驟,《北京市“十一五”時期科技發展與自主創新能力建設規劃》提出:“十一五”時期北京市將大力發展軟件與信息服務業,把北京建設成“軟件之都”。
北京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的一份報告指出:改革開放20多年中國經濟的奇跡,制造業貢獻率最大,這是全球產業升級和轉移過程中,發達國家把相對低附加值的制造業向中國轉移以及中國擁有全球相對廉價和豐富的勞動力資源雙重因素造就的結果。然而,在新的世紀,在全球經濟發展繼制造業轉移后,出現了服務業特別是知識性服務業轉移的浪潮。在這一浪潮中,發展軟件及相關的信息服務業,是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升級產業結構的戰略大趨勢。這份報告認為:“再次讓我國蘊藏的巨大的智力資源優勢得到最大的釋放,則是在新世紀我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根本保障。”
軟件及信息服務業作為當今知識經濟的重要載體,成為后工業時代國家綜合實力競爭的標識。北京作為我國的科技、文化、教育的中心,具有全國最豐富的智力資源。如何利用這些優勢發展高附加值的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既是歷史賦予北京的使命,也是北京產業結構升級調整的必然之選。
《北京市“十一五”時期高技術產業發展規劃》指出:“兩極雙系”是未來北京高技術產業空間布局的概括。“兩極”是指以高技術服務為主的海淀園中心區和以高技術制造為主的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雙系是指西北向的高技術研發服務發展區和東南向的高技術制造業發展區。
成立于2000年的中關村軟件園,正位于“高技術服務極”和“西北系”的核心區,是北京市“十一五”期間重點打造的八大高技術產業基地之軟件產業基地的核心。經過6年的發展,中關村軟件園先后被國家發改委、信息產業部、商務部確定為“國家軟件產業基地”和“國家軟件出口基地”。去年底,又被北京市委、市政府授予“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稱號。
目前中關村軟件園已有入駐企業170余家,軟件從業人員約1.5萬人,完成知識產權登記近千項,其中四項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其中,國內自主創新創業的軟件研發及外包企業有漢王科技、中科大洋、信威通信等。在國際市場拓展方面,美國甲骨文、IBM、江森自控、德國西門子、英國路透集團等企業已簽約入駐。園區總產值逐年快速上升,已經成為軟件企業發展的沃土、高端產業的聚集地、中國IT人才的高地和在國際舞臺上展示中國軟件產業形象的窗口。
作為軟件企業和軟件人才的綜合服務提供商,中關村軟件園始終堅守推動北京市軟件產業發展的使命,把產業服務作為軟件園的發展戰略,創新性地提出并規劃建設的園區服務體系分為產業服務體系、技術支撐體系及公共服務體系三大組成部分,并已開始面向全市軟件企業提供服務。其中,正在建設的國家軟件出口基地綜合信息服務系統,所有服務內容將輻射全市軟件企業。
針對入園企業對通信要求很高的特點,中關村軟件園特別注重通信基礎設施的建設,目前建成了北京市最大的無線網絡覆蓋區域,實現了全園區的移動辦公。綠化率高達60%的園區內,常常看到年輕的工程師們捧著筆記本電腦在樹下辦公的情景。
中關村軟件園負責人表示:“按照溫總理視察中關村科技園區時做出的:要使國家高新區建設成為促進技術進步和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載體,帶動區域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強大引擎,信息技術企業‘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的服務平臺,搶占世界高技術產業制高點的前沿陣地的指示,中關村軟件園充分利用北京軟件產業發展的地緣優勢和產業政策環境,發揮‘雙基地’和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的集聚和輻射效應,把園區建設成為北京‘軟件之都’的核心區,成為北京市軟件產業和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風向標。”
|
免責聲明:
凡本網具體標明“來源”的所有文字、圖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您對本站文章版權的歸屬存有異議,請立即致電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