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B2C:說黃金期為時尚早
賽迪顧問互聯網產業研究中心咨詢師何瀟:說黃金期為時尚早
風投有個特點是追求高收益。風投的熱點從視頻、博客再到現在的B2C,可能正是因為風投還未看到視頻、博客的盈利,而B2C是直接將商品賣給了終端消費者,相對容易實現盈利,所以風投關注這一塊很正常。
目前投入B2C領域的資本額越來越大,但這塊資本占其在中國市場的投資總額基本上變化不大。
但是說現在已進入B2C的黃金期則為時尚早,整個中國的電子商務環境還不完善,包括法律法規政策都還沒有建立健全。另一方面則是軟環境的問題,用戶對網絡購物的意識有限、對網絡支付的安全性持懷疑態度。
目前B2C在電子商務領域中所占份額為6.4%,份額不大,從另一方面來看也可以認為發展空間很大。
在未來一至兩年,會有越來越多的B2C企業涌現,這些企業原本在傳統領域做,或者是一個新興的企業。在這些企業的發展中,會出現一兩家比較知名的企業,但是如果說非常有影響力的品牌,則需要三四年或者更長的時間。
啟迪創投VP金松:電子商務需解決誠信和配送問題
風投將熱點放在B2C是有其深刻原因的。B2C離實體經濟比較近,不像視頻和博客概念的東西多了些。再看這一兩年GDP的發展速度、樓市和股市的火爆、物質的極大豐富及個人經濟狀況的極大改善帶來兩個問題:第一,再也沒有所謂的緊缺商品,所有的商家都要考慮如何改善他的銷售通路,更快更好地滿足終端客戶,并盡量減少渠道的盤剝。第二,互聯網的受眾不但進一步擴大,更重要的是有支付能力的受眾進一步擴大,而且漸成主流,他們愿意嘗試更有趣味的購物方式。
但是,電子商務有兩個最重要的問題要解決,誠信和配送。雖然淘寶還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包括信用炒作等不好的現象,但淘寶在我看來是最重視用戶體驗的,社區的黏性非常強。淘寶下一步要把一些已經做得不錯的C變成B,進一步拓展BtoC的空間,是一個很討巧但也符合規律的做法。
電子商務很好地解決了跨區域的信息流問題,但如何進行物流、售后服務和品牌的推廣,仍然是一個問題。日本的顧客在互聯網上選購自己喜愛的商品,消費者購物的信息會通過Internet及時傳送到離消費者最近的一家7-11連鎖店,消費者可以親自到7-11連鎖店付款取貨或由連鎖店送貨上門。類似這樣的創新模式還需要更多的實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