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并非所有畫家都能簽保值協議。目前這家藝術品銀行能作出保值協議的只有6位畫家。據介紹,因為這6位畫家都是在美術史和藝術市場上成熟的畫家,20年在拍賣界的成績都有跡可尋,價錢更是穩步上升。
缺乏第三方機構監督
簽訂協議的作品真的能增值嗎?這恐怕是很多投資者最關心的問題。雖然近年來張曉剛、方力鈞、劉小東等一批當代藝術家的畫作在國際市場價格暴漲,但專家指出,其中暗藏的一些泡沫也有風險。有投資專家指出,“藝術銀行”得以保值增值的主要依據和前提在于自己挑選的藝術家的作品具有升值潛力,但是“藝術銀行”專家的把關究竟有多嚴,對市場的把脈究竟有多準,還有待市場考驗。對此,藝術品投資專家王泊喬介紹,目前市場缺少一個評估體系,缺乏類似于保險公估機構一樣對其升值潛力作出獨立的第三方判斷,這也造成許多人不敢嘗試藝術品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