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行業取消最低收費標準
《快遞服務標準》已通過郵政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審查。據了解,較之前的征求意見稿,此次服務標準做了相應改動,服務時限由原來的按“工作日”計算改為按“小時”計時。至于備受爭議的起步價,也取消了具體數額規定。
國家郵政局上月公布的《快遞服務標準》征求意見稿曾引起業內關注,郵政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通過的《快遞服務標準》,對存在爭議的最低收費標準、限時服務、從業人員數量等內容進行了修改。
征求意見稿中規定“同城快遞服務最長時限為1個工作日,國內異地最長時限為3個工作日”,皆改為按“小時”計算快遞時間。另外,征求意見稿中“同城快遞服務費用不應低于8元、國內異地不應低于12元”的最低收費標準也被取消。同時,在快遞公司的規模上,從業人員的最低數量也由20人調整為15人。
我國快遞市場近年來發展迅猛,民營快遞企業也逐年增加,目前快遞企業已達3萬多家。有關專家預計,今年我國快遞業將有25%以上的市場增長空間。
“按小時計算快遞時間,將使快遞服務更加快捷。”中國物流學會研究室主任賀登才表示。一些民營企業打價格戰,同城快遞費只收5元。對此,賀登才指出,取消最低收費價格,可能與當前叫停的行業協會操縱市場價格有關,這是符合市場規律的。客戶需求不同,有的側重價格,有的注重服務,取消最低收費限價,會增加快遞市場的競爭強度,提高快遞企業的服務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