璽誠難逃聚眾命運 江南春復制收購模式
分眾傳媒收購璽誠傳媒,如同是一年前分眾收購聚眾的情景再現。
當時,分眾為了結束與聚眾的激烈價格戰,希望通過收購聚眾,在樓宇視頻廣告市場達成“壟斷”。而聚眾即將赴納斯達克上市的路演時機成為了這場收購的“催化劑”。
聚眾的創始人虞峰做了使股東權益最大化的選擇,即放棄上市,與分眾合并,從而聯手壟斷市場。而如果聚眾單獨上市,也許短時期會取得更高的市盈率,但將會使這一市場的價格戰更為激烈,拉低雙方的利潤率,從而損害股東利益。
合并的結果目前清晰可見,首先是取得了市場的“壟斷”,維持了廣告網的完整性,目前分眾每季度都可以對樓宇視頻廣告進行提價。而且,在戰略層面,分眾由樓宇視頻廣告作為根據地,向互聯網、無線通信等各個廣告平臺進行擴張。
分眾此次又是一次選擇在璽誠上市前跟其緊急展開收購談判,目的是為了“壟斷”另一個細分市場——賣場視頻廣告。
“談判的焦點就是收購價格。”江南春已經對此類收購經驗十足。他也認為,這次非常類似當年收購聚眾的情況。當江南春看到璽誠在進行上市路演,就感到將再一次面臨整合聚眾時的局面。
雖然上市對任何公司都有吸引力,璽誠也完全可以上市。但收購與上市的區別是,上市后怎么辦?如何持續增長?璽誠上市后,與分眾的互相競爭會越來越激烈,會導致惡意競爭加大,對產業發展并不一定有利,同時拉低雙方利潤率。
在分眾看來,而合則兩利。兩家合在一起賣場電視的市場份額接近100%,賣場液晶廣告市場將呈現出跟往前不同的格局——廣告替代品多、賣場議價能力、行業內競爭激烈等負面因素幾乎一掃而空。整合后能更好發揮優勢,更重要是避免了惡性競爭。
目前賣場廣告市場的毛利率只有總體毛利率的三分之一,分眾所有業務的總體平均毛利為50.9%,而賣場廣告毛利僅為17.7%。收購璽城之后,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季衛東因此上調了分眾傳媒目標股價和未來業績預期。
在江南春看來,在每個領域都占據90%以上的份額也是分眾一貫的風格體現。但這種符合江南春理想模式的收購越來越難。
在此之前,分眾傳媒的另外一個細分市場的競爭對手,國內機場電視廣告網絡運營商航美傳媒(AMCN.Nasdaq)已成功登陸納斯達克。航美傳媒COO馮中華就表示不會接受同分眾合并。
在分眾寄予未來希望的領域,如互聯網廣告和手機廣告,是比戶外視頻廣告市場更為廣闊的市場,僅通過資本運作無法達到很好的效果。分眾的高增長就需要發揮其整合和創新能力,“購買蛋糕”的模式越來越沒有用武之地,“制作蛋糕”則考驗著分眾的手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