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白色污染,最根本的辦法就是不使用塑料袋,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除了方便,塑料袋的不透氣性、不滲水性,都是傳統(tǒng)的網(wǎng)兜、籃子與布袋所無法替代的。但是,如果所用塑料袋都是可降解的——也就是丟棄或埋入土壤后,不久就自然分化消解了,那就同樣可消除白色污染了。
可降解的塑料袋許多人都沒有見過,但筆者卻在1997年就見到了。那是在北京石景山一個叫紅光塑料廠的地方,他們在一般的塑料薄膜里加入一種添加劑,生產(chǎn)的塑料袋就可降解,但成本要比普通塑料袋高,到超市、商場去推銷,因為價格高都不要。他們請記者去,想借助報紙呼吁有關部門在政策上給予扶持,可采訪中,有關部門卻稱:連市場都沒有如何扶持?故而十年后的今天,在一般百姓眼中,可降解塑料袋似乎從未出世。
并不是百姓不愿使用可降解塑料袋,只是因為以往塑料袋都是商家免費提供,百姓免費享用的同時,也失去選擇權,可降解塑料袋的需求也被無形中掩蓋了。國家規(guī)定,今年6月1日起,超市、商場不再免費提供塑料袋,消費者必須掏錢買。此舉表面上是引導消費者不要過度使用塑料袋,而其更深的意義是,將塑料袋[cye.com.cn]消費的終端由超市、商場回歸到了百姓手中,以前是超市、商場意愿左右塑料袋的生產(chǎn),今后就是由百姓意愿來左右,這也就意味著一度被抑制的使用可降解塑料袋的需求也被釋放了出來。
新的規(guī)定打開了可降解塑料袋的市場閘門,筆者希望那些有生產(chǎn)可降解塑料袋能力的企業(yè),趕快抓住商機組織生產(chǎn),使可降解塑料袋早日進入尋常百姓家,也希望有關部門相應出臺生產(chǎn)銷售可降解塑料袋的扶持政策,鼓勵可降解塑料袋的生產(chǎn)使用,同時,加大宣傳力度,引導百姓使用可降解塑料袋。如此,筆者相信,要不了幾年,可降解塑料袋就會成為百姓的好幫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