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時間了解企業用才需求
北大青鳥APTECH公司總經理梁軍分析,中國IT培訓將表現出三大發展趨勢:
一、與企業需求接軌。企業用戶要求求職者必須掌握目前最先進的技術,否則將無法滿足對職位的要求,這對IT培訓機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這就要求IT培訓機構必須與企業有著非常緊密的合作關系,在第一時間了解企業在用人要求方面的變化,調整師資結構和課程結構,不斷升級培訓產品。
二、與高等教育接軌。高等教育機構由于課程更新慢,不了解企業的需求,因此即使是一些名校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也無法滿足企業用人的需要。
目前,IT職業技能培訓正與高等教育加強合作。有的培訓機構與不少高校簽訂了課程置換協議,機構提供師資和課程,高校承認學位,這樣既節省了學生時間,又能讓學生畢業后就能有實際的能力來面對就業,同時降低了學生和家長的經濟負擔。
三、與國際接軌。定向培養一些國際IT人才成為一種培訓趨勢。國內本土IT企業越來越多地接到國外IT公司外包項目,需要懂得國外開發流程的IT人員。中國的IT人才應該走出去,在國外的工作中不斷學習IT業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和理念,再把它們帶回中國。
■ 培訓亮點
以提高就業能力為導向的產品升級
一、動手操作。北大青鳥ACCP5.0以“技能點”為單位來組織課程內容,將“技能”體現在動手操作上,給學員安排了更多動手實踐的機會。
二、項目經驗。ACCP5.0從“代碼調試經驗”“軟件項目經驗”“行業應用經驗”三個方面提升經驗值。
三、職業素質。除了開設入職、面試等系列課程外,還增加時間管理、人際交往、壓力控制等訓練內容,讓學生在學習中逐步轉變心態,實現向“職場人”的穩步過渡。具備一個軟件企業基層員工的職業素質。
四、企業需求。課程采用了全新的“逆向課程設計”方法。在市場調研環節,收集了五千多家軟件開發企業的招聘信息,并對掌握的一手數據進行詳細分析和專家研討,比較全面地掌握了企業用人需求。以此需求確定人才培養目標,并抽取了286個核心技能點,以“用”為原則,將技能點組織起來形成了最終的ACCP5.0課程體系。
以提高職業素養為目的的系統建立
游戲學院歷時兩年建立的職業教育VE系統在于培養和提升學員的職業素養,其專門開設了40課時免費的職業素質培養課程,主要是為了加強學員團隊合作精神、職業素養和溝通技巧。通過培訓使學員了解企業的工作要求,待畢業后就會坦然地面對自己的崗位。
總體來說,全面貼近企業用人需要、制定“拿來即用”的培養方案已成為IT培訓發展的一種新趨勢。一方面能滿足第三產業的不斷發展,一方面將有效緩解高校人才輸出的壓力。
IT人士經驗談
IT培訓應面向企業
●徐勛章,青牛(北京)技術有限公司人事行政總監
現在公司已經將招聘重點從“高學歷”的知識型人才轉向了實戰型的技能人才,更加看重學員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動手能力。
目前在人才培養上,除了傳統的學歷教育以外,IT職業教育也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IT培訓應面向企業,面向崗位,面向實踐開發課程和培訓學員。
實戰操作培訓更有職場感覺
●金星,北大青鳥商用信息系統有限公司
我是去年7月畢業的,畢業前考慮到沒有工作經驗,在計算機行業找工作可能會很困難。于是,畢業前我利用課余時間參加了一個IT培訓機構的課程培訓,其中有很多實戰操作和案例分析課程,讓我找到了職場入門的感覺。我把培訓時的經歷也寫到了簡歷中,6月份就找到了工作,現在全年收入在五六萬左右。
本版采寫/本報記者 鄭曉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