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在國內私人銀行業務啟動滿周年之際,中資銀行布局私人銀行市場明顯提速。2月下旬交通銀行設立私人銀行管理中心開始涉足私人銀行業務,3月27日中國工商銀行在上海啟動私人銀行服務,3月28日中國銀行宣布將私人銀行業務延伸至澳門。此外,光大銀行、民生銀行等也有望在上半年推出這項業務。
“相比去年,今年國內在發展私人銀行業務方面的提速,表明各家銀行已經對這項業務的重要性和戰略意義達成了共識,意味著國內銀行對這一市場的爭奪開始進入全面競爭時代。”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有專家分析,國內銀行加速開辦私人銀行業務原因有三:一是這項業務本身利潤率高、回報優厚,有助于銀行實現盈利的快速增長。二是出于自身戰略轉型的考慮,特別是在今年cye.com.cn信貸緊縮的背景下,發展私人銀行業務可以提高中間業務的比重,減少銀行對傳統利差收入的依賴。三是布局業務空白點,目前中國大片的高端財富市場仍未被開墾,而與外資銀行相比,這一領域也是中資銀行的短腿,發展私人銀行業務是中資銀行的必然選擇。
郭田勇指出,私人銀行業務其實是銀行服務中高端市場的一種延續,是對個人銀行服務市場的進一步細分。“近期私人銀行業務的競相開辦,也標志著中資銀行在發展中間業務方面取得了重要進步。”
需要指出的是,私人銀行業務立足于制定一整套解決客戶金融服務問題方案,除了對客戶財富進行合理的投資規劃之外,往往還涉及法律、教育、醫療等一系列非金融類的增值服務,這對中資銀行來說仍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專家建議,發展私人銀行需要循序漸進的原則,國內銀行可參考起步、擴張、創新三階段的發展路徑,在客戶、產品或服務、渠道、流程、信息系統等方面逐步實現目標。(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