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卡通人物拉動經濟
——寫在第四屆中國國際動漫節開幕之際
在浙江工業大學屏峰校區舉行的社團文化節廣場展示活動中,動漫社團的COSER們繽紛亮相,贏得了最多的喝彩和掌聲。據了解,該校已有多個COSPLAY節目參加了第四屆“中國COSPLAY超級盛典”杭州賽區的選拔,并取得入圍決賽的資格,在即將開幕的第四屆中國國際動漫節上一展風采。記者李忠攝
本報訊(記者李長燦)“小孩子玩意兒”也能創造利潤?以創富能力聞名天下的杭州,將眼光瞄向了那些造型夸張、發音奇特的卡通人物。無論是身家億萬的杭商,還是關注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地方黨政領導,時不時就會從嘴邊蹦出一個詞——動漫。
動漫產業借力動漫節呈幾何級膨脹
項目投資洽談會、品牌授權與加盟洽談會、新品發布會、人才交流大會……每一屆動漫產業博覽會的現場都是人潮涌動,每一次動博會的日程都被排得滿滿當當。各種新產品、新技術發布,各類信息交流以及臺前幕后的商務活動,也讓各動漫企業忙得不亦樂乎。參展企業和機構都把中國國際動漫節當做了新品發布、信息交流、商務活動的大平臺。
首屆動漫節后的一年間,杭州的動漫企業從50家發展到60余家,從業人員達1萬多人。2005年,全市共立項動畫片29部3131集,生產14部共752集,計8000多分鐘,一躍成為排在廣州之后的全國第二,占全國總數的20%。第二屆中國國際動漫節組織了規模空前的產業博覽會。產業博覽會面積達到4.6萬平方米,參展企業、媒體、基地、院校380余家,展位數2500個;簽約項目40個,投資額21.6億元、總成交額37.6億元;參觀人數達到28萬人次。第三屆中國國際動漫節僅博覽會參觀人數就達43萬人次,總成交額46.8億元。
動漫節是一次契機。動漫產業借力動漫節正以十分驚人的速度發展著,顯示出誘人前景。一座城市要被稱作“動漫之都”,就必須實現有關動漫的“學術、技術、產業、人才”優勢的全覆蓋。杭州濃厚的文化底蘊、發達的民營企業、完善的產業鏈,當然還有著名的高等院校,資源整合和優勢互補,就足以成為讓國內外驚嘆的“杭州優勢”。一座城市能否真正成為“動漫之都”,并不在于它起步的早晚,而在于起點的高低。杭州,在中國動漫產業拉動引擎的時候,憑借著動漫節,搶到了一個有利的制高點。
讓卡通人物拉動經濟
以動畫卡通、網絡游戲、手機游戲、多媒體產品等為代表的動漫產業,被稱為21世紀知識經濟的核心產業,是繼IT產業后又一個經濟增長點。在美國,僅迪斯尼公司一年營業額就高達367億美元;在日本,2003年動漫產業營業額高達90億美元;在韓國,動漫游戲產業已超過汽車工業而成為該國第三大支柱產業。
已過知天命之年的中南建設集團董事長吳建榮迷上了卡通人物。“這個產業好得很,畢竟,一代代的兒童都愛看動畫片的。”只有小學學歷的他,話語樸素。早已把以建筑裝飾為主業的中南集團做成全國民營企業500強,46歲的他卻在2003年選擇重新開始創業,他相信,從美國、日本的經驗來看,動漫產業前景無限。
從2005年3月,在上海、廣州、北京等強有力的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奪得首屆中國國際動漫節主辦權,到杭州成為中國國際動漫節永久舉辦地,作為動漫節承辦單位,杭州看中的并不只是這一個“節”,而是這個產業在杭州的落地、生根、開花。天線寶寶、米老鼠、小豬麥兜、櫻桃小丸子……這些可愛的動漫形象,在過去常常被視為“兒戲”,而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其中蘊含的巨大財富。舉辦動漫節以來的4年間,杭州具有自主研發能力的動漫企業增加到113家,動漫產品年生產能力從2000分鐘提高到1.5萬分鐘。2007年,中南卡通實現了盈利,海外銷售收入超過170萬美元,成為目前國內動畫片出口量最大的企業,成為國內最大的原創動畫公司之一,其創作的《天眼》、《魔幻仙蹤》等作品遠銷4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07年,杭州國民生產總值突破4000億元,同比增長近15%,連續17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在高速增長的數字面前,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全國文化創意產業中心”的口號,希望大力發展“創意產業”等,從依靠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為主轉向依靠消費拉動為主。舉辦動漫節,將杭州打造成“動漫之都”,讓卡通人物為地方經濟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這是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重要舉措,也是杭州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