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Ubuntu 8.04的服務器版本的發布,給予我們重新考慮(reconsider)“Linux產業的經營模式”的機會。這里我們要特別說明的是,“重新考慮”,這4個字是取自正式公布的Ubuntu 8.04官方文件,是一種“官方說法”。Ubuntu 8.04發布者敢于采用這個“重新考慮”說法,可見其“口氣不小”。這是為什么呢?
大家知道,Ubuntu是個“另類”,它是個“集成商品包”(Integrated Commercial Products),定價卻為零。它有很好的技術支持,但卻絕對不強制你(事先)“接受”,也就是說,Ubuntu的技術支持,你用還是不用,隨你的便。但是,Ubuntu的發布者,絕對建議你取得這類(付費的、商業的)技術支持,其中好處多多(注意:這種技術支持不論來自何方,當然,取自某些特定的廠商,效果更有保證)。這里要說明的是,Ubuntu的“技術支持”是一種常見的“商品”,可以有自己的品牌,有自己的定價、有自己的規格,有自己的......。Canonical公司是Ubuntu開發社區的主要支持者、贊助者,它所提供的多語種技術支持,毫無疑問,絕對是世界一流水平的。這里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點”,需要我們注意,即產品(Ubuntu 8.04)與有關它的支持服務是完全分離的,相關的“技術服務供應商”可以有各自不相同的(獨立)品牌,可以屬于不同的國家和地區。
根據Yankee集團“2008服務器操作系統可靠性全球調查”(by Laura DiDio)發現:有22%的被調查者在它們的服務器集合中至少有一臺Ubuntu服務器在運行,這些Ubuntu服務器具有很高的可靠性,每臺Ubuntu服務器的平均“年宕機時間”(“downtime”)只有1.1小時。根據國內《Ubuntu實驗室》(2005.1.18~至今)以往的實際運行經驗,從未發現運行中的Ubuntu服務器出現異常,影響工作。由此可見,Ubuntu服務器是可靠的、安全的(不會“寄生”病毒、木馬和碟件)。
Ubuntu 8.04給予我們的商機是,獨立、自主地進行Ubuntu的商業技術支持服務,包括滿足客戶需要的定制應用開發、知識培訓、系統咨詢和工程規劃,等等,不會產生“廠商依賴性”(即被“不良鎖定”)。當今,全球Ubuntu服務商,遍及全球各個地區(中國地區除外,不含臺灣省),已有相當規模(數百家之多)。但是,值得我們注意的是,Ubuntu作為一個“品牌商標”是不能隨便使用的,需要得到Canonical的許可(注:金牌、銀牌伙伴需付費,一般盟員不需付費。)。
可以預見的是,Ubuntu服務業必將在全球范圍內逐漸興起。Ubuntu是全球自由軟件運動成就的集大成者,因而,我們可以說,Ubuntu服務商的先行者是很有遠見的,是很值得驕傲的。
(注:很明顯,Ubuntu 8.04桌面版已經呈現出Windows的優良特征(by Jason Brooks),而“誰能夠贏得桌面,誰將最后贏得服務器(市場)”,這是知名IT評論家Tristan Rhodes說的話。)
聲明: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