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出口紡織品服裝共計364.36億美元,同比增長17.70%,基本接近去年全年的增長水平。
業內人士認為,盡管今年我國紡織服裝業面臨人民幣升值加速、出口退稅率下調、美國次貸危機影響蔓延、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多重壓力,但由于輸歐配額的取消,對歐盟紡織品出口大幅增加三成,使得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得以恢復到正常水平。
對歐:4類別紡織品增長
據悉,今年一季度歐盟占我國紡織品服裝對外出口市場第一位,且出口大幅增長。1月1日歐盟取消10類自我國進口紡織品的配額限制,受此影響,1~3月我國對歐盟27國出口紡織品服裝75.23億美元,增長幅度為31.82%,占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的20.65%;3月當月對歐出口19.36億美元,大幅增長85.44%,其中紡織品和服裝分別增長74.82%和92.34%。
根據第一紡織網中歐協議類別清關率計算,今年一季度中歐雙邊監控的8個類別紡織品中4個類別(5類毛衫、7類女式襯衫、20類床單、26類連衣裙)與去年同期相比出口增長較快,增幅分別達到159.25%、104.63%、128.99%和141.25%,均超過100%。
對美:前3月出口僅增0.72%
受美國經濟不景氣影響,對美紡織品服裝出口前三月累計出口額為47.19億美元,僅增0.73%,占出口總額的12.95%。
此外,日本和韓國仍是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的兩大重要市場,一季度出口額分別為44.13億美元和12.05億美元,增長8.32%和10.25%;而主要轉口歐美市場的香港地區由于受到美國經濟放緩等作用的影響,盡管出口達到42.69億美元,占出口總額11.72%,增速卻下降了8.51個百分點。
第一紡織網副總編輯馬新征認為,對美服裝出口下降,主要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是自美國發生次貸危機以來,其零售市場需求減少,采購商的訂單因此縮減。另一方面,人民幣加速升值、生產成本大幅度攀升和出口退稅下調等不斷壓縮企業利潤。有關資料表明,目前全國三分之二的紡織企業平均利潤率只有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