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鞋帽針紡織品:內需增幅為近年來高點
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3月,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555.2億元,同比增長20.6%,其中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28.59%,已經超越服裝外銷的增幅。業內人士指出,在外銷、投資雙雙大幅回落的情況下,內銷仍能保持比較高的增長速度,很大程度上減緩了紡織經濟“硬著陸”能量的釋放,內需的旺盛已經成為國內紡織行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支撐。 內需增幅為近年來高點
第一紡織網昨日發布的《2008年一季度國內紡織終端消費市場報告》顯示,2008年一季度我國城鄉居民服裝需求共1583.83億元,同比增長幅度達29.36%,為近年來高點,延續了2006年以來增幅擴大的走勢。
一直以來中國紡織服裝業外銷的依存度達40%以上,但進入2008年以來,受累于原材料價格上漲、出口退稅下調、勞動力成本增加等不利因素,我國紡織品服裝行業生產成本累計增幅已經超過10%。這對于議價能力不超過5%的國內紡織企業而言,面臨的生存壓力不言而喻。第一紡織網副總編輯馬新征認為,未來5~10年,內需對紡織服裝產業的貢獻率將達到80%左右。
內銷市場上升空間巨大
由于出口風險加劇和利潤空間降低,越來越多的出口型企業開始轉作內銷。業內人士指出,我國人均纖維消耗量從2000年的8.3公斤增加到2007年的15公斤,而發達國家以北美為例,其人均纖維消費量達38公斤,因此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仍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廣東絲綢紡織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勇力表示,近兩年來公司越來越重視內銷市場,但內銷增長能否抵御出口減速、延伸行業景氣,很大程度上還將受到2008年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取向等諸多因素的影響。
馬新征也建議,政府應該多出臺一些鼓勵內需、減少儲蓄的措施,讓中國的工廠在國內市場中賣掉更多產品。其中,進一步出臺鼓勵消費的實質性舉措應當成為解決紡織行業困局的關鍵問題之一,這也是減緩紡織行業日益突出的產能過剩矛盾的最佳途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