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據世界銀行日前發表的一份報告,去年全球碳排放權交易總額達640億美元,比上一年翻了一番。
最早實行碳排放權交易的歐洲是全球最大最活躍的市場,去年的交易額達500億美元,比上年翻了一番。其中,東歐國家的二氧化碳交易額從前年的1.41億美元升至去年的4.99億美元,碳排放權交易量也從1600萬噸升至4100萬噸。日本東京國際市場去年交易額達134億美元,同比增幅超過了一倍。而在清潔發展機制框架內(即發達國家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先進技術和資金,實現溫室氣體減排),碳交易量出現了下降,全年交易量為5.37億噸,低于前年的5.51億噸。
《京都議定書》2005年2 月正式生效后,國際碳交易的配額市場和項目市場逐步形成并迅猛發展,碳排放權的價格逐年上升。通過碳交易,發達國家降低了溫室氣體排放,也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英國通過促進低碳發展的氣候政策,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德國通過碳排放權交易管理,實現經濟與環境雙贏。日本將碳排放權交易視為“21世紀第一個巨大商機”,并獲得了可觀經濟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