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南春集團已損失8~10億元 還在增加 劍南春的車間門口貼著 “安全生產132天”,而這一計算在5月12日后就不再進行,已被告知停產的工人分別安頓在工廠周邊,由于90%以上廠房遭遇不同程度的損害,工人們對近期復工幾乎不抱希望。
災后股東大會如期召開
16日下午,記者來到位于綿竹市西南鎮春溢街89號——劍南春集團所在地,集團大門緊閉,保安阻攔記者進門,“里面很多房子都是危房,我們要保證你們的安全。”
劍南春集團顯然在地震中遭受重創。這家擁有員工6000多人、年銷售額約32億元的集團公司是當地的納稅大戶,去年納稅9.7億,是德陽市的第一納稅大戶。而眼前,大門口的草坪上搭起很多帳篷,正對大門的辦公大樓出現裂痕,地上有許多掉落的磚礫。
盡管如此,劍南春集團2007年股東大會仍然于16日下午3時左右在會議中心舉行。記者進入會場時會議已經接近尾聲,工會主席何天正向在場的股東說:雖然遭受了震災,但是今年的分紅方案肯定會按計劃完成,只是由于金融機構停止運轉,時間還無法確定。
廠房損傷嚴重 工人無一受傷
“部分車間要到下午三點上班,所以兩點半左右的地震對這部分工人幾乎沒有影響。”據該集團保安介紹,發生地震之后,廠方的第一個措施是讓在生產車間的工人馬上撤離現場,正是因為這一舉措,到目前為止,并沒有發現該廠工人受傷的情況,而在入口顯眼處,也張貼有公告,讓未與單位取得聯系的員工盡快報到。
劍南春廠區內,部分廠房出現較大損毀,二號包裝車間已經完全坍塌。用來存放原酒的酒窖,也不同程度的出現損毀。倒塌的公告欄、已經無法正常使用的生產和生活設施、甚至在16日中午的余震中還有不少磚頭掉落的情況發生,使得劍南春開始嚴格把審進出人員。“這種情況從來沒見過,那么大的一個工廠,瞬間就停止生產。”劍南春一包裝車間女工在接受采訪時如是說。
原酒損失40%左右
昨天下午,劍南春董事長喬天明剛剛從外面回來,累得神色憔悴。
“釀酒車間可以在一個月內恢復生產。”喬天明聲音沙啞。他說,目前部分車間出現了裂痕,90%以上的車間沒有受到大的損毀。二號包裝車間垮塌,一號和三號包裝車間經過專家的鑒定,“不會垮,但不適合大批工人在里面工作。”
劍南春集團決定,另修鋼結構的包裝車間,70天左右就可以建成。
對于最受關注的原酒泄漏問題,喬天明說,各個酒窖受損情況不一,“有的漏掉了90%,有的漏掉了10%。”目前初步推算損失在40%左右。災情發生后,劍南春馬上組織了員工搶救原酒。“舀出來就沒得事了,對酒質來說沒有影響。”
震災發生后,劍南春集團馬上開展了自救,集團醫院也一刻不停地忙碌著,不僅給職工也給附近的群眾提供無償的醫療幫助,目前已經救助傷員100多人,包括40幾名重傷人員。此外,集團還為附近災民提供飲用水。“一直提供到政府送水車來為止。”喬天明說,目前恢復生產也是當務之急,相關專家16日下午已經進入廠區檢查房屋。
喬天明透露,截至16日下午,劍南春集團的損失已達8億~10億元。“現在損失還無法全面統計。”最初統計的數值是4億元,每天都在增加,“最終損失的數值肯定會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