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創建百條餐飲衛生安全街
商報訊在全市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完成等級定級后,市衛生局副局長于魯明表示,北京將創建百余條餐飲消費衛生安全街,并要求其區域內餐飲單位在7月底前全部達到B級以上。
自2004年起,北京市衛生監督所在餐飲業逐步推行量化分級管理制度,并制定了《北京市餐飲業衛生量化分級管理評分標準》,對50平方米以上餐飲單位、學校和單位職工食堂進行衛生等級評定,共分為A、B、C、D 4個等級,其中A級餐館是衛生情況最好的餐館,消費者通過餐廳的等級牌就可以了解餐廳的食品衛生狀況。去年3月開始,北京市衛生監督所還要求所有餐館必須在明顯位置張貼全市統一設計的食品衛生等級標志。截至2007年11月,北京市經過量化分級等級評定的餐飲企業39458戶,A、B級達到了40.57%,A、B、C級達到了98.66%。
市衛生局日前向市人大常委執法檢查組做出《關于奧運餐飲衛生保障工作》的匯報,于魯明介紹,市衛生局在奧運簽約飯店、奧運場館周邊、旅游景區、繁華商業區等重點區域,劃出百條街道作為餐飲消費衛生安全街,要求安全街上所有餐飲企業的衛生等級7月底前均達到B級以上。
據了解,目前全市餐飲消費衛生安全街共確定了113條大街,劃定范圍內共有餐飲單位1406家,截至4月底,已有A級餐館174家,B級餐館861家。7月底以前,其余餐飲單位要全部達到B級。
其中,主要商業街、酒吧街聚集地的西城區,共有西單北大街等10條街道已經開始了餐飲消費衛生安全街創建工作。記者從西城區衛生局獲悉,該區有金融大街、南禮士路(月壇段)、什剎海荷花市場、西單北大街、平安大街、車公莊大街、裕民路、復興門外大街、舊鼓樓外大街和金城坊共10條街道被確認為餐飲消費衛生安全街。
在西城10條餐飲街上,目前共有餐飲單位162家,其中B級以上餐館112家,占69.1%。西城區衛生局局長邊寶生表示,目前對達標單位要求有關責任人員要按照標準加強自查,監督員同時對其進行不定期抽查,以保持良好的衛生狀況;對于B級以下餐飲單位,西城將幫助有關企業提高食品衛生等級。
據了解,在全市7月底創建餐飲消費衛生安全街工作完成后,安全街上各餐飲單位的衛生要求必須達到:能夠出示有效的衛生許可證;從業人員均持有效健康證明和食品衛生知識培訓合格證上崗;廚師長和冷葷班長接受關于預防食物中毒關鍵環節的培訓;餐飲單位與衛生行政部門簽訂食品衛生安全責任書;有健全的衛生管理制度及規范的進貨索證制度;各操作間設備布局和工藝流程符合衛生要求;成品、半成品、原料能做到分類存放并有明顯標識;餐飲器具使用前進行清洗消毒;消毒間內從業人員能較熟練地掌握消毒相關知識及操作規范;冷葷間等均能達到相關要求標準。
餐飲業內人士表示,創建百條餐飲消費衛生安全街對企業提出嚴格的要求,意味著企業要增加必要的設備、人力、管理等成本,“但這也是一個提升品質的良好時機”。提升品質、強化衛生保障對餐飲企業今后的發展有著深遠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