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包子的塑料袋也收費?”、“不收費吧?這些店不屬于超市、商場和集貿市場啊?”基層工商所執法人員對一些食雜店、餐飲店等提供的塑料袋是否收費都“拿不準”。
鄭州市工商局市場處有關負責人在接受商報記者采訪時認為,根據國家三部委近日發布的有關規定,消費者在飯店就餐后打包的飯菜,這些包裝袋肯定不在此次有償使用范圍內。因為根據規定,零售場所基于衛生和食品安全的考慮提供的用于裝生鮮食品、熟食、面食等商品的塑料預包裝袋,此次沒有列入收費范圍。
但對于街頭上包子店、肯德基等快餐店的塑料袋是否要收費,這位負責人認為“還不好說”, 但國家工商總局、商務部有關人士在政府在線訪談時稱,規定將有償使用的實施范圍限定為超市、商場和集貿市場。本規定所稱的商場包括便利店、折扣店、倉儲會員店、百貨店、專業店、專賣店、家居建材店、購物中心等所有提供商品零售服務的場所。
【商機】
柳編商戶
紛紛調整產品結構
一超市負責人向記者透露,正常情況下,他們超市以往周六周日上午11時的客流量應在2000人左右,而6月1日并沒有達到這個數字,他不敢馬上得出結論是塑料袋收費帶來的影響還是偶然的情況,但他表示,塑料袋的花樣和價格會成為以后超市的另一競爭策略。
塑料袋“深入人心”后,柳條編織行業逐漸被普通市民束之高閣,柳編不再是大眾必需品,而成了供人欣賞的工藝品。鄭州陳寨花卉交易市場副總經理白占方告訴記者,目前花卉市場的柳編大多專注于工藝品,一個普通的籃筐都在三四十元以上。
對于柳編行業來說,限塑令能為該行業帶來多大的復興希望,現在還不敢說,但這確實是個商機。
昨天,鄭州陳寨花卉交易市場“胡氏柳編”的商戶丁芳說,自5月份以來,普通購物籃的銷量好得出奇,以前生意好的時候,一天能賣10個,現在至少賣30個。有年長者買,有年輕人買,年輕人買的時候說,6月1日后,超市塑料袋要收費了,買個籃子帶回去讓父母買菜方便。另一商戶田興云也說,近期已經向廠商下了訂單,適合大眾購物的籃子、提籃都會逐步到貨,如果效果不錯,在產品結構上,她打算適當減少工藝品的比例。
柳編行業面臨的不只是普通市民的需求,還有大大小小超市的柳編籃子訂購。鄭州市家樂福、丹尼斯等幾家超市編織籃的供應商是陳寨花卉交易市場的“草柳編”,老板王飛告訴記者,從5月中旬起,咨詢定制編織籃的超市大增,以前都是老顧客,現在多了幾十個咨詢者。“看到我們生意好,市場一些做其他品種的商戶也改做柳編了。”一商戶老板說,他們代理的產品都是廠家直銷,如果有人覺得商機不錯,他們可以請廠家的人過來現場授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