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發改委公布的數字顯示,截至2006年全國奶牛數量達到1402萬頭,奶類總產量3302.4萬噸,比2000年增長了2.6倍,平均每年凈增435.9萬噸。規模以上乳制品加工企業717家,產品銷售收入1061.3億元,占全國食品制造業的23.5%,是食品制造業中銷售收入最高的行業。
昨天,國家發改委推出建國以來國內發布的第一部系統的乳制品工業產業政策。發改委表示,要嚴格控制乳制品加工項目的盲目投資和重復建設,到2012年,乳制品加工能力利用率在75%以上。同時培育一批年銷售收入超過20億元的骨干企業、規范投融資行為。業內人士昨日形容,這是今年3月發布的準入條件“修正版”。
政策分12個部分共67條
記者昨日在國家發改委網站上,看到這部長達20頁的《乳制品工業產業政策》。其中的內容主要包括政策目標、產業布局、行業準入、奶源供應、技術與裝備、投資融資、產品結構、質量安全、組織結構、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乳品消費及其他等12個部分,共67條。
發改委形容,這部政策是今后一個時期規范乳制品工業行業準入、產業布局、市場秩序和投資行為的重要依據。
據介紹,這次政策出臺的主要背景是,國內的乳業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發改委舉例說,這當中包括了重復建設嚴重、產業布局不合理、加工能力嚴重過剩,市場競爭失序;企業與奶農關系不協調,行業整體效益下降,虧損面增加等等,影響了我國乳制品工業的健康發展。
在這部政策中,有關行業準入部分較為引人關注,在3月底發改委才頒布的《乳制品加工行業準入條件》規定之外,又再增加了多個限定,將準入門檻進一步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