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誠亞洲:中國汽車行業前景中性 嘉誠亞洲汽車和基礎建設分析師葉林近日指出,中國汽車行業今年整體前景中性,同時挑選個別股票對成功地投資該行業至關重要。 中國于2006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制造國之一。2007年,汽車總銷售量達880萬輛,按年增長22%,其中乘用車占72%。嘉誠預測,2008年整體行業銷售量增長將達20%。
葉林說,“隨著可支配收入和更換需求上升,對應低滲透率和強勁出口增長的背景下,我預見乘用車的銷售量將可維持持續性增長,但受通貨膨脹和股市低迷的影響,今年低端汽車市場將會受到沖擊。“同時,汽車廠面對來自成本上升的壓力,而產能過剩的危機將會在長期體現出來。
“7月實行的歐3汽車排放標準,將造成市場的短期波動,同時政府針對諸如超載和排放量等的政策的持續性對保持市場的穩定性非常重要!
葉林續稱,“去年重卡市場的熱銷使重卡企業贏利大增。但是,在公布亮麗的業績后,濰柴動力的股價上漲,我們建議,在歐3排放標準實施前,逢高出售股票。
葉林較傾向于具規模的垂直整合的汽車制造商,例如中國重汽 -中國最大的重型卡車制造商,市場份額占20%。建議在今年第4季度,歐3排放標準實施的利空出凈后買入。
在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較整車行業更加零散,有超過5,000家零部件生產商,但行業領導者卻享有更高增長和盈利能力。
葉林指出,“汽車零部件行業將得益于全球外包趨勢,其中70%外包鎖定中國,同時該產業還可望從可能出現的行業整合中得益。然而,汽車制造商逼令價格下調,商品價格和人民幣升值將繼續受到關注。我們喜歡具有規模和技術的公司,以及那些與外國汽車制造商和零部件供應商組聯盟或合作的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