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電價一齊上調,不少受此沖擊的行業一片哀嘆。究竟是哪些行業和企業將因油價上漲而受到明顯影響?這些影響對它們是利好還是利空?近日《每日經濟新聞》整理出一份名單,重點介紹了受油價上漲影響明顯的10大行業及100家上市公司。
相關分析人士指出,未來油價走勢尚不明朗,但油電價格仍有上漲空間。因此,對這些利空的行業和上市公司來說,應對成本上升帶來的沖擊還任重而道遠。
用油行業利潤受到擠壓
多位專家向記者表示,此次調價對我國CPI影響有限,但對受此影響的企業來說,它們的利潤將被擠壓一部分。
在發改委調價方案中,6月20日起,基準汽油和柴油價格均上調1000元/噸(漲幅為16%~17%);航空煤油價格上調人民幣1500元/噸(漲幅為25%)。
“因為汽油和柴油的零售價有從基準價格上浮8%的空間,汽油零售價最終的漲幅可能達到26%。”高盛首席分析師梁紅指出。
同時,油價上調對工業品出廠價格的影響將會有所體現,對用油企業來說,增加的成本將轉嫁給下游。專家指出,“下游企業的盈利能力將受到壓力。”
從理論上來說,PPI上漲必然會傳導給CPI,但國家發改委要求,要嚴格控制連鎖反應,保持物價水平基本穩定。梁紅也認為,此次漲價的影響是各種商品相對價格的調整,不會使整體通脹水平發生顯著變化,“如果總需求增長是我們估計的那樣放緩,那么大多數下游生產企業將不能把上漲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國際油價走勢仍不明朗
期盼油價下跌的人們似乎又要再次失望了。目前,歐盟與歐佩克正在布魯塞爾舉行了第五次能源對話會議。但是,會議就油價問題并未達成一致。國際油價問題越來越突出,到底是供應問題還是投機問題導致了高油價,市場各有爭議。
很明顯,歐佩克沒有增產的意思。部分專家認為,供需矛盾并不是現在國際油價的主要問題,市場投機才是此輪國際油價高漲的罪魁禍首。
石油專家指出,目前的油價與美元走勢的強弱有關。美聯儲日前維持利率的狀態,使得國際油價昨日出現下跌:收于134.55美元,跌幅達2.45%。
那么未來國際油價將出現什么局面?業內多位專家表示,對石油的需求處于不穩定狀態,油價也將不穩定。“很不好說。”石油大學一位教授指出,此輪石油談判還未結束,等到結束后,才能隱約判斷石油價格走勢,目前還不明朗。
航空運輸業受嚴重影響
在此次調價中,面對成本上漲壓力的企業不在少數,受影響非常明顯的是航空運輸行業。接受記者采訪時,興業證券分析師夏福陸表示:“從這次油價上漲來看,無論是航空公司、機票代理商、旅客,都要承受高成本帶來的沉重壓力,整個航空業沒有誰能從中受益。如果不能切實解決高油價問題,今后幾年國內航空業可能將出現許多普虧的情況。”
招商證券分析師王鵬在其研究報告中指出,因油電價格齊漲而引出的“節能減排”需求,對電力設備行業來說,既是壓力,也是難得的市場機遇。電力工業落實“節能減排”除了推廣節能減排,風電、生物質能發電、太陽能發電也將獲得巨大的發展,預計電力設備行業將掀起新能源發電設備投資的熱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