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書店的活路將在哪里
cye.com.cn
時間:2008-7-7 11:51:33 來源:中國經營報
作者:閆榮偉 我來說兩句 |
|
 |
|
近日,貝塔斯曼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起因在于:北京貝塔斯曼二十一世紀圖書連鎖有限公司宣布終止其全國范圍內(上海除外)的連鎖門店業務,其位于全國18個城市中的36家門店將陸續于7月31日前全部關閉。
貝塔斯曼書店業務在中國遭遇“滑鐵盧”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也是業界公認的原因是自身的經營策略沒有隨著外部競爭環境的變化而調整。但是,在國內的連鎖書店市場,“不幸的孩子”并非只是貝塔斯曼。自去年以來,已先后有上海明君書店、思考樂書局、席殊書屋、百榮書城等曾經風光過的民營連鎖書店或關門大吉,或改頭換面。
這些不斷被市場拋棄的“孩子們”有一個共同的特征:都屬于中小實體書店。有人將他們的生存狀態形象地比喻為:過著餡餅一樣的生活。在傳統渠道,他們受到擁有新華書店渠道的大型書城的擠壓;而在新興渠道,他們又受到網上零售市場(如卓越、當當等)的低價沖擊。在兩股強大勢力的夾擊下,這些中小書店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
活著越來越艱難,并不代表沒有任何的商業希望。正面應對新華書店等零售大鱷顯然是自不量力,也不是明智之舉,但如果在細分市場有所圖謀則可能收獲新利潤。北京昭邑零商管理公司首席咨詢顧問劉暉認為,北京“光合作用”書房和上海“季風圖書”在圖書的品類化管理上就值得中小書店借鑒。他認為,“光合作用”的目標消費群十分清晰,主要針對中產階層,圖書以人文、財經、生活等類別為主。同時還是一家帶有咖啡廳的書店,但在盈利上并不強調咖啡廳,只在空間組合和功能配套上營造出咖啡廳的感覺,創造出一種“悅讀”的氛圍。這種搭配實際上是將書店當做一個整體產品來設計和營銷推廣,而不只是銷售書。只有這樣有針對性地做書店,才能讓毛利最大化。
而對于網上零售商的“低成本+低價”的競爭,中小實體書店也并非沒有還手之策。易觀國際認為,貝塔斯曼關閉盈利困難的連鎖書店業務,正是圖書網上零售市場沖擊傳統書店業務的典型體現。AC尼爾森機構發布的一項研究也顯示:我國網上購物的5500萬人中,有56%選擇網上買書,顯然網上購書已成主流。在這樣的形勢和趨勢下,中小實體書店不妨“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及早“觸網”轉型做網商。易觀國際分析師曹飛建議:完全可以借助互聯網成為其輔助的銷售渠道,淘寶、易趣等均為可選擇的網上零售平臺。
|
免責聲明:
凡本網具體標明“來源”的所有文字、圖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您對本站文章版權的歸屬存有異議,請立即致電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