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報業績浪時高時低,讓股民哭笑不得。 截至7月21日,已有25家上市公司公布半年報。盡管這些半年報尚不能代表上市公司上半年業績的總體情況,但隨著披露的半年報數量逐漸增多,影響中期業績的三大因素--- 投資收益下跌、成本上升、所得稅減少初露端倪。 投資收益減少
隨著半年報的出爐,資本市場大起大落對上市公司的直接影響逐漸凸顯。作為很多上市公司2007年業績大增的“功臣”,投資收益在今年上半年卻成了業績增長的絆腳石。
在上市公司財報中,“投資收益”和“公允價值變動”兩項可以用來衡量公司投資活動的盈虧。前者去除對子公司的投資所得收益后,主要體現了股票等金融資產出售后帶來的損益;后者則衡量未出售的股票等資產隨市場價格變動所產生的浮盈或浮虧。
魯陽股份半年報顯示,公司去年上半年投資凈收益高達1209.1萬元,今年同期的投資凈收益不但沒有盈利,反而還產生了16471.02元的虧損。與之相對應的是,公司去年中期實現凈利潤5318.85萬元,同比大增123.56%;今年的凈利潤為6654.88萬元,同比增幅僅有25.12%。公司表示,與上年度相比,投資收益減少了100.14%,主要是因為去年出售了山東藥玻的股票,獲得投資收益1200多萬元。 成本壓力上升
上半年通脹的壓力正逐漸在半年報中轉化為具體的數字。25家披露中報的上市公司中,19家公司的營業總成本同比增加,13家公司的營業總成本同比增幅超過營業總收入同比增幅。上市公司的成本壓力同樣不容樂觀。
岳陽紙業上半年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37.12%,營業總成本的增幅卻達80.51%,高出上年同期75.92%。盡管造紙業正處于景氣周期中,但公司營業收入增長的速度仍然跑不過成本增長的速度。公司分析,成本壓力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廢紙、蘆葦等原料受市場影響,價格波動幅度較大;二是隨著國內需求量的增加以及國際能源價格的大幅上漲,國內煤炭價格仍有繼續上漲的趨勢,公司的煤炭采購價格有可能進一步提高,生產成本相應上升進而影響公司毛利率水平;三是從今后看,自今年7月1日起,國家發改委、鐵道部調整國家鐵路貨物統一運價,公司物流成本還將增加。 稅率下調利好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新所得稅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內資企業所得稅率從33%調整為25%。受這一稅率調整影響,今年上市公司的中報顯示,“所得稅/利潤總額”指標普遍出現大幅下降。
在所有25家已公布半年報的企業中,有15家企業的“所得稅/利潤總額”比去年同期下降。所得稅出現大幅下降一方面得益于整體稅率的調整;另一方面,國家對西部大開發的稅率優惠以及國產設備抵稅政策都令企業的賦稅壓力銳減。《中國證券報》
創業網轉載稿件,http://www.fswe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