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6月,我國啤酒產量超過1965萬千升,比去年同期累計增長5.6%。顯然,我國啤酒的發展速度放緩。專家分析認為,其原因主要是國家宏觀調控、自然災害和健康飲酒宣傳等影響所致。即使按此速度繼續發展,2008年我國啤酒產量也將突破4000萬千升,仍然是“世界啤酒第一產銷大國”。若考慮到奧運帶來的商機,國民經濟發展宏觀調控奏效,那么我國啤酒產量將會達到4300萬千升左右,預計可比上年增長10%左右。
結合今年上半年整個啤酒行業所呈現的特點和發生的重點事件,下半年,我國啤酒行業將呈現以下特點:
生產成本壓力不減
原材料供不應求和漲價幾乎是近幾年經濟生活中的普遍現象,這一點啤酒企業體會得尤其深刻。我國的啤酒行業在最近10年經歷了一輪超速的發展,行業規模的過快增長使得對資源的需求大幅增長,這又成為原材料緊張和價格上漲的催化劑?梢灶A見,原材料供不應求和價格上漲至少在短期內是不可逆轉的,由此引發的企業生產成本上漲也是必然的。
同時,由于我國開始強制性實施“節能減排”制度,因此,作為被重點規范的啤酒行業,各企業還面臨環境成本上升的壓力。
當前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環境“瓶頸”日益明顯,節能環保任重而道遠。黨的十七大提出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5年內要實現單位GDP能耗減少20%,污染物排放減少10%,這無疑需要各啤酒企業不斷加大技術改造和環保投入,因此企業的成本壓力進一步加大。
行業格局穩中有變
今年,國內各啤酒巨頭繼續加快了擴張步伐,行業整合進一步加速。青島、雪花、燕京等國內啤酒巨頭頻頻出招,或收購企業、或自建新廠、或擴增產能,搶占地盤的大戲持續上演,直接推動了我國啤酒行業整合的步伐。
而備受全球啤酒行業矚目的英博收購AB事件,在改變了世界啤酒格局的同時,也直接給我國啤酒行業帶來了深遠的影響。英博成功收購AB,不僅可得到AB在中國高端市場占據Cye.com.cn第一份額的“百威”品牌,還將間接擁有有著百年歷史的哈爾濱啤酒及青島啤酒27%的股(文章來源:華夏酒報·中國酒業新聞網)權,這無疑為其擴大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增加了兩個重大的砝碼。加上在中國原有的33家工廠的諸多品牌,英博由此可以形成分布高端、中高端和主流酒等不同市場層次的品牌體系。
行業競爭的加劇以及宏觀環境的變化將對所有啤酒企業的生產經營產生影響和壓力。下半年及今后幾年,因品牌集中度的相對提高和市場的逐漸成熟,加之資源結構變化和對環境保護更高的要求,一些規模較小、品牌張力不足、成本較高而又無資源的企業將面臨較大的沖擊。具有品牌優勢、資本優勢、資源優勢、技術領先、規;洜I的企業將占據行業和市場主導,優勢啤酒企業將迎來良好的整合發展機遇,整個行業格局會在穩中趨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