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預計,在未來5~10年內,速凍食品行業將走規模化、集團化、品牌化之路,完成由新興行業向成熟行業的轉換和過渡。” 8月30日,前來參加首屆中國速凍食品產業發展高峰論壇的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全)董事長陳澤民做完長長的行業分析報告后,不忘表示對速凍產業前景的樂觀。
國內眾多主流速凍企業的老總也齊齊到場,對于速凍行業的發展現狀煮酒論劍。
可以看到的是,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速凍產業正在呈現出新的格局新的趨勢——終端市場的擴展為速凍食品增加了更為廣闊的消費空間,而成本上漲和利潤日益微薄等不利因素又給他們帶來了不小的考驗。
發現新市場
數據顯示,在國際市場上,60%以上的冷凍冷藏食品用于餐飲業,而中國的這一比例不到5%,絕大部分速凍食品終端是依靠超市賣場,只是家庭個體在消費。而我國餐飲業的年營業額已達7600億元,其中快餐業為1200億元。
與會的代表指出,這樣巨大的市場將引發配餐市場的興起,為速凍食品行業的發展提供新的商機。賓館、餐廳、學校等業務市場需求的增加也是速凍食品企業正在尋找的機會。
上海龍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謝文來表示,相對于家庭消費的高門檻(如賣場進店費等),這些特殊渠道,也就是業務市場令人心生向往,不過這塊市場的消費尚未真正啟動。
如今,企業已經看到了這塊商機,并在朝之接近。三全為了開拓這塊市場,專門成立了業務市場部,專為部隊、學校、餐館、機關用餐提供產品服務。“產品不同于一般家庭食用的產品,是大包裝的。”陳澤民介紹。
搶占這塊市場也成了進軍外地市場的一個捷徑。河南省食品工業辦公室主任陳振杰給記者舉了個例子:某速凍企業在三亞這個南方城市每年的銷售額為600萬之多,“餃子不符合三亞當地人的飲食習慣,600萬是怎么實現的?”在感到奇怪之余,陳振杰在三亞出差的時候發現,所住的賓館里早餐和晚餐都提供有湯圓和餃子,滿足來自不同地方的客人。“原來這600萬是賣給賓館和飯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