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債權人認為,陶壽龍的問題在于攤子鋪得太大,紡織、印染、貿易什么都做,最后企業生產抓不上來,變成圈錢工具,管理也出了問題。今年美國次貸危機(聚焦美國金融漩渦)打擊下,紡織品出口銳減,也是一條導火索。
江龍的倉管員鄒修斌昨日仍在車間里負責歸還客戶送來加工的布料。他告訴記者,今年外貿單子大大少于往年,但生意并不算很差。近幾個月開始,車間里開始缺少原料,“不是缺這個就是缺那個”,染料、助劑、柔軟劑都常常沒有。有工人告訴記者,頻繁缺少原料的情況下,工人們上班就只能干等著,什么時候原料送來了,什么時候開始干活。可是誰都沒想到,廠子這么快就垮掉了。
供應商不肯發貨,離危機全面爆發已經不遠了。陶壽龍曾在工廠內部開展節能降耗的活動,然而仍是杯水車薪。車間里擺放的花巨資從日本買來的印花機原封未動。“打造全國最大的特寬幅印花生產基地”的口號也化為泡影。
鄒修斌告訴記者,陶壽龍在員工中口碑不錯,很重視對員工的培養,常常請法律、安全專家來進行培訓。工資從來沒有拖欠過,但他不知道這個月會怎樣。黃經理也告訴記者,她非常感激陶壽龍給她機會,讓她從一知半解的財務人員成長為財務經理。傳播最廣的故事是,江龍的一位員工在技術創新、工藝改進上取得了突破。陶壽龍問他想要什么獎勵,他說,吃不慣當地的大米,希望能吃到黑龍江的大米。陶壽龍隨即想辦法,運來了正宗的黑龍江大米,親自送給那位員工。“陶總親自給員工送大米”的故事曾被當地媒體傳為佳話。
然而昨日,有員工已經開始議論向公司討要違約金的事宜。一位一年前受工傷,法院判決應由江龍賠償的員工拿著醫院證明和判決書,落寞地站在討債的人群中,他也不知道該去找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