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家具生產企業中,已經出現了專業家具設計師的身影。有的家具企業與國際大牌工業設計師簽約,直接引進國際頂級設計思維,為己所用。這些簽約設計師即使身在國外,照樣可以服務于中國家具企業,成為中國家具企業有益的智力支持。這種靈活的借用外腦的方式,既反映了中國家具企業負責人靈活的思維方式,也是一種務實的工作作風,更反映了中國家具企業對于國際頂級設計力量在家具競爭中的作用的深刻認識。
家具企業自身的設計力量,專業的家具設計企業,國外家具設計師,匯成一股弘大的對于中國家具業的智力支持。
在這三股力量中,記者最看好的是組成集團開發力量的專業家具研發機構。他們人才薈萃,靈感相互激發,各種人才互相補充,所形成的集團戰斗力,遠非單獨的設計師可以匹敵。只要穩健經營,充分調動設計人才的積極性,激發其創造性思維,中國家具設計企業的前景無比輝煌,而中國家具業的真正騰飛也可在這種輝煌中真正實現。
專業家具市場調研機構會應運而生
2008年下半年關于珠三角經濟形勢的判斷,出現了兩種針鋒相對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大規模倒閉潮已經形成;另一種觀點認為企業倒閉數量尚處于正常水平,形勢并沒有嚴峻到用“倒閉潮”來形容。
這兩種觀點的形成,導源于依據不同的信息搜集渠道作出的分析判斷。民間人士通過街上的人流量、小飯館的就餐人數、出租屋的空置率、社區士多店的關閉、朋友之間的口耳相傳的企業的困難與關閉來進行判斷,而政府則根據工商部門的統計數據說話,雙方各有依據,誰也說服不了誰。
對于局外人,也許信誰的觀點都無所謂。但是對于企業中人,行業中人,聽信了錯誤的觀點就會造成戰略判斷失誤,其后果會非常嚴重。
在信息沖突、觀點打架的時候,市場亟需中立、專業的商業情報機構發布客觀可信的數據,來幫助企業作出極為重要的前瞻性決策。但是,至少在2008年下半年,那個信息混亂的時期,真實、客觀的商業數據的獲得,對于家具企業來說是個空想,是個奢望。不論你出多高的價格,市場無法提供這樣的商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