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何以規避融資瓶頸?因為在外資大型項目收購案背后有著強大的資金后盾——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 )。以香港領匯和新加坡凱德置地為例,2005年領匯成為香港第一家上市的REITs,以政府名下總價為28億美元的資產打包,總集資金額逾220億港元。2007年凱德首支中國零售物業REITs在新加坡上市,將7個資產值達到34 億元的優質商業物業資產進行打包,募得資金16.08億元人民幣。雖然目前中國內地還沒有REITs這種金融產品,但也漸行漸近。
危機之下,現階段的商鋪投資要異常謹慎。二三十年前的富商大亨們大都在香港、巴黎等頂級商業區大舉投資,例如港姐李嘉欣所嫁入的許氏家族,在香港中環有多處商業物業,價值超百億,中國新一代的年輕富豪或可效仿,在上海最繁華的市中心商業區進行投資,以實現財富的快速積累,造福兩三代人。懷有投資Cye.com.cn想法的普通市民,則可選擇市中心商業或區域商業的地下鋪位,如浦東大拇指廣場和程家橋的商鋪。這兩個區域以成熟的住宅區和完善的配套設施為投資關注點,具有穩定的消費群體。
不過,以筆者在香港從事多年地產經營的經驗,提醒讀者現階段的投資要避開商業大廈底層的小商鋪,特別是散售商鋪中的小鋪位。(作者為基強聯行投資管理(中國)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