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汽車下鄉的不足
1、汽車補貼為何不一視同仁?
補貼標準不一致。對購買摩托車車按銷售價格13%給予補貼,對購買微客、輕卡卻按銷售價格10%給予補貼。雖然汽車金額大,但補貼的差異也應有更合理的解釋。否則家電下鄉13%,摩托13%,農機30%甚至更高。生產資料的輕卡、微客為何低3%。
2、輕卡下鄉的報廢補貼操作是否便利?
輕卡報廢更新的想法很好,可以拉動農用車的報廢升級。但是這樣是否好實施?我們擔心報廢更新的對農民購車的便利性影響很大,甚至出現很多問題。
目前我們的汽車報廢制度存在很大問題。每年公布的報廢車輛數量令人驚訝的少。2006年國家統計的報廢機動車38萬臺,而05年是56萬臺,報廢數量越來越少,這與07年的4229萬臺機動車保有總量完全不成比例,而且與1991年的機動車保有量606萬臺相比也很低,06年僅有6.3%的91年前的機動車報廢,其他車輛不知所蹤。雖然很多車輛未經正常程序報廢,但結合當年的60年代技術的卡車盛行,欠發達地區成為老舊車輛的沃土,這對環境的污染Cye.com.cn和資源的浪費是多么嚴重。比較明顯的例子是北京06年報廢1.6萬臺車,而上海保有量遠低于北京,其06年報廢9.1萬臺車,幾乎是北京的6倍。這就是不同的制度措施的差異效果。
3、微轎、微卡下鄉為何不能同行?
汽車下鄉的品種不能過度局限。微轎也應鼓勵下鄉。從家電下鄉的反饋看,農民需求層次差異化較明顯,家電下鄉的品種也在不斷增加。未來微轎的下鄉就是對下鄉模式的有效補充,微客的農村個體物流效果較好,而微轎的消費群體也相類似。
近期大量的返鄉農民工需要開展創業自立,此次汽車下鄉將進一步增強了農民的致富渠道和能力,但農民工返鄉的就業壓力大,微轎的鄉間客運等也是更進一步拓寬就業門路。 本新聞共 6頁,當前在第 4頁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