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朱國順說,網絡媒體重要優勢在于它是海量信息的集納平臺,東方網努力實現海量信息有效傳遞,形成獨家原創、海量平臺相呼應的發布特點,帶動傳播力有效提升。在迎世博宣傳中,東方網用視頻技術、網友互動等形式,營造全民辦世博的輿論氛圍。由社會動員指揮部主辦、東方網承辦的“文明在線”網站是專為迎世博600天行動設立的網絡平臺。截至目前,“文明在線”日均頁讀數超過100萬,累計網民各類投訴、建議、舉報來信等近6000條,跟帖回帖數3萬余條,已處理或已有整改方案的投訴1600條,正跟蹤及處理的投訴和建議2600條。
在社區,網絡的輿論引領作用同樣在顯現。楊浦區試點社區干部當業主論壇網絡版主的工作模式,全區306個居委會社區干部及社區工作者通過網絡傾聽民意、匯集民智、為民服務,與原版主成為“雙版主”。新建小區多、社區論壇多、網絡民意多的新江灣城街道在“雙版主、雙進入”試點過程中,業主論壇總計發帖達35萬余封,一個帖子平均點擊達430次,話題涉及社區環境、社區文化、小區物業、時事點評、一線工作法、業主維權、生活感受等12個領域。全市第一位居委書記版主雍景苑居委(籌)書記張潔說,網絡平臺就像我們了解社情民意、解決居民訴求、感知網絡輿情的“神經末梢”。不用串百家門,便知百家事,居委干部了解到居民需求及時調處。漸漸地,網上批評的少了,提建議的多了。
在加強輿論宣傳的同時,網站自身建設也推上日程。網絡為人詬病,主要因為它存在大量低俗、淫穢信息。為此,上海加大網上不良信息整治力度,凈化網絡環境。截至今年2月下旬,本市累計關閉違規網站約700家,刪除內容低俗、淫穢色情類圖片、帖子和作品約30.4萬個,刪除涉嫌低俗的視聽類節目和帖子約7.7萬個。
“上海網絡文化協會的成立,應當在抵制低俗文化、建設有上海底蘊的網絡文化上有所建樹。”其實稱,應充分發揮網絡文化協會的作用,增強從業人員維護網絡文明的自律意識,鼓勵開展對互聯網的公眾監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