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08年6月底的中期業績報告顯示,匯源2008年上半年業績比較慘淡。毛利從2007年同期的5億元下降22.2%至3.91億元,毛利率則從36.9%直降至30.2%;集團的“現金與現金等價物”只有6.66億元,比去年同期下跌48%;存貨卻增加了2.48億元,增長33.42%。
輿論普遍認為,朱新禮在當時出售匯源,是高價退出的“解套”良機。
2008年以來,朱新禮一度傾注資源于果汁之外的新品,但是銷售遠未達到預期。2008年年初,朱新禮針對全國經銷商體系下了一記重拳。一些地方的營銷隊伍,被裁減掉2/3,“這不叫裁員,是折騰,對企業的長遠發展不利。朱新禮不承認是裁員,他鼓勵員工承包、創業。2008年激勵業務員和片區經理在細分市場實行承包制,效果不理想,注定會失敗。”匯源集團的一位大區經理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說。
“這半年以來,匯源的市場表現不理想,公司的上上下下都在觀望、期待可口可樂早日入主,營銷方面采取‘守’勢,幾乎沒有明顯的進取行為。”前述大區經理不無抱怨,為了“迎接”可口可樂,朱新禮要求各地建設項目能緩則緩、能停則停,各大灌裝廠以消化原輔材料為主,壓縮所有采購。
得知商務部以《反壟斷法》為由禁止可口可樂收購匯源的消息之后,匯源集團內部人士給《中國經營報》記者發來短信表達心情與感受——“天哪,匯源慘了”、“并購案被否決,對匯源是一個殘酷的考驗。為了迎接可口可樂,匯源方面可謂斬釘截鐵、破釜沉舟。最終被否決,匯源員工的悲觀情緒在蔓延,心態的轉變需要時間,朱新禮的當務之急是解決營銷團隊的心理問題。”
“短期內朱新禮還是會操盤匯源,我們甚至猜測他有可能退居二線。我個人感覺是可口可樂不想買了,匯源這個企業很怪異,估計可口可樂無法用正規的方法去改善和管理匯源。”接受《中國經營報》采訪時,另一位不愿具名的匯源集團大區經理如此分析。
遭逢的這一切,朱新禮無法悲傷。也許他早就預料到這一結局。 本新聞共 6頁,當前在第 6頁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