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豬肉市場需求疲軟之時,如何采取措施,促進生豬產業健康發展?就在我省各地啟動冷凍豬肉儲備等應急性措施的同時,龍泉驛區黃土鎮的一個農民青年團隊著手實施“萬頭活豬儲存”計劃,憑借多年來的養豬經驗,帶著本鎮弱小養殖戶,抱團應對“價格谷底”。
信心:曲折經歷造就獨到眼光
豬肉價格連連下跌,家里的105頭生豬繼續養下去,將成為虧本的買賣,可是要把這些大大小小的生豬都出手也不容易,龍泉驛區黃土鎮三村養豬專業戶林明全心情很不輕松。“你的生豬都進我的儲備庫吧,按我的方式繼續養,我保你不虧!”好在幾天前村里的神峰青年創業團隊將他的生豬按照高于市場的價格全部收購。
大多數養殖戶都急于將生豬出手,神峰創業團隊為何要冒風險收購生豬?“在養豬這個行業中摸爬滾打了14年,我得到很多教訓,也積累了很多經驗。”昨日,記者面前的團隊領頭人廖明峰談起“養豬經”信心百倍,“豬價每2-3年的周期性波動很正常,但生豬養殖戶的心態是賣跌不賣漲,跌的時候大家都急著‘拋豬’,這樣豬肉供應放量加劇,市場波動更難控制。”
2005年豬鏈球菌疫情發生時,各地養殖戶紛紛將豬低價賤賣。廖明峰非但沒有賣掉豬,還在市價低迷時大量買入種豬。2006年3月,豬價在谷底波動,廖明峰買回200多頭種豬,把100多頭送給家庭經濟比較困難的村民,并傳授他們養殖技術,仔豬出生后他又按市場價格回收。隨后,豬肉價格飛漲,廖明峰和村民們大賺了一把。
曲折的經歷,造就了廖明峰獨到的眼光,對于這個“養豬高人”而言,無論豬肉價格高低,他都有辦法賺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