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是我們偉大的祖國建國60周年的大慶之年。60年的發展奮斗,是中國涂料民族品牌成長壯大的60年,涂料產業從零起步,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涂料生產國和位居前列的涂料消費大國,涂料民族企業功不可沒。但在2008年的金融風暴的沖擊下,大部分的涂料企業業績都開始下滑,更多的涂企都喊出了'二次創業'口號,希望在企業已有的基礎上,進行管理的科學化,不斷挖掘內部潛力,以求得進一步的發展,但是涂料企業的二次創業應該遵循什么原則呢?慧聰筆者在與大量的企業界人士溝通后得出以下幾個原則,希望對大部分期待實現更高的目標涂料企業有用!
原則一:產業規;
在市場操作過程中我們常發現,很多面臨轉型的涂料企業至今仍停留在生產型企業的層面,這類企業面臨二次創業問題時,常會因長期對生產的重視,使其延展了諸多分支的涂料產品,對涂料產品市場控制權卻遠遠小于其的生產研發能力,甚至出現零散不系統的產品自然發展狀態,最終導致企業在轉型的過程中產品線過于分散,無從割舍,企業市場競爭力無法集中。對此,企業再二次轉型時最需要做的就是找到自己在市場上的核心定位,并將產品線在核心定位的基礎上產業規;。只有產業更集中,企業實力才能更集中!
原則二:隊伍正規化
正所謂一次創業靠老板,二次創業靠團隊。由于當時當地的市場環境,很多具有創業激情和個人魅力的涂料企業老板在諸侯紛爭的時代憑借其過人的毅力和堅定的信念將企業扶上正軌。然而,當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時,市場速度的提高和競爭對手實力的擴充和增強,致使原本依賴個人能力發展起來的企業漸漸遭遇瓶頸,而隊伍則在此時開始發揮重要作用。我們可以想象,如果牛根生時至今日仍沒有一直能征善戰的隊伍,也不會如此瀟灑的作投資,搞社會公益事業了。重視人才,建設一支忠誠強勢的隊伍,對于二次創業比什么都重要!
原則三:體制人性化
企業發展壯大后,市場對企業的要求也會有所變化,譬如某些涂料企業二次創業的目標是要上市,那就要早做好準備,如何劃分企業股權,如果想要從生產型企業轉向股份制公司,那就要考慮誰來領導改革后的企業,誰來分擔利益和風險,如果是要合資或兼并,那就要考慮原本打下江山的元老們如何安置?體制的人性化、專業化、科學化、提前預知處理化解改革后有可能出現的矛盾和沖突,不僅要能夠減輕企業的改革成本,同時,還要能夠減少轉型的風險;\絡人心,縮短改革后的市場磨合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