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銀行業創新與監管平衡
在全球銀行業面臨結構性調整的過程中,銀行業監管的改革成為最為人們所關注的話題。尤其是金融監管與金融創新間的矛盾與協調,引來與會者熱議。
中國銀監會副主席蔣定之指出:“創新和監管是一種博弈,而這一博弈講求的是平衡而非輸贏。一切創新活動都必須置于有效的監管之內,既要有效創新、突破,又要防范風險、預知風險。要通過有效的日常的監管和監控,把金融創新作為金融發展的原動力,把它發展到最大,同時把金融創新帶來風險的可能性控制到最小。”
全國人大常委、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針對銀行的風險管理進一步提出:“銀行是經營風險的企業,良好的貸款撥備制度和貸款核銷制度是銀行穩健經營、提高抗風險能力的保證。審慎的會計制度和中性的稅收制度有利于引導商業銀行準確計算貸款損失、足額撥備和及時核銷呆壞賬。增強銀行確認貸款損失和核銷損失的自主權,能更有效地促進銀行經營的開拓性、提高銀行抗風險的能力,提高銀行競爭力。”
中國銀監會首席顧問沈聯濤則把當前的金融危機視作一場網絡危機。他認為,網上交易及全球化使市場可以全天候運作,任何問題都會蔓延成全球性問題,而目前銀行自上而下的架構層次已經不能適應全球化市場的風險管理要求。“銀行的管理者應當視野廣闊,要充分認識到危機的系統性,從全面的Cye.com.cn角度而不是從局部的或者單個機構的角度來觀察風險。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銀行必須建立有效的治理結構體系,以便確定、管理和對沖多數風險。此外,董事會各管理層必須有先進的數據處理系統,以便充分了解全過程的風險及全系統的風險最終存在于什么環節。”
中歐商務教育走進重慶
另據消息,“中歐商務教育文憑課程”日前在重慶開班,48位學員都為來自重慶各行各業的高層管理人員。重慶是“中歐商務教育文憑課程”的第二個開辦地,作為國際上領先的商學院,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已經在安徽省合肥市開辦了兩期中歐商務教育文憑課程培訓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通過在重慶及我國其他中西部地區開設“中歐商務教育文憑課程”這一系統化的高層管理培訓課程,旨在為我國欠發達地區的經濟騰飛和社會發展培養出大批優秀管理人才,為有效配合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做出積極的奉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