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部調研房地產用地
農地入市傳聞的出爐和被證偽,也反映了在高房價的壓力下,社會對土地供應問題的敏感。
由于今年天價地接連出現,房價也乘勢步步攀升,業界對土地供應的詬病日漸增多。同時,在處理閑置土地問題上鮮有大手筆,也使得國土部門面臨的輿論壓力增大。
但現行土地管理實行雙重體制,地方國土部門雖然受國土部領導,但同時也要為地方政府服務。多年來形成的土地財政,對地方政府房產用地供應行為有著更大的決定作用。
由此,為了摸清地方房地產用地的真實現狀,國土部本月開展了一次專項快速調查,要求地方主要上報近幾年來房地產開發用地的供應總面積、正在開發的面積、尚未開工以及閑置未被收回的用地面積。同時,就落實調控相關問題,國土部本月中旬還派出司級官員去地方調研座談。
奔赴廣州調研的國土部調控和監測司巡視員張婉麗指出,政府調整房地產政策必須理智、冷靜,否則出臺政策雖有成效,執行效果卻可能不盡如人意。
“地方政府各職能部門應當聯手管理好房地產和土地供應市場,并在制定出臺各項措施時,要保障房地產市場的平穩運行和發展,同時要注意對超前的、不合理的住房需求進行調控。”張婉麗稱。
而據上述參加了16日座談會的地方人士介紹,此次座談會還交流了土地市場與房價之間的關系問題,有觀點認為信貸政策是影響當前房價的主要原因。
前述國土部負責人也表示,房地產價格是綜合政策的產物,不可能由土地政策主導,地價與房價的關系好比原料價格與商品價格的關系,兩者不可以簡單、直接掛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