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BT開始,互聯網“掃黃打非”整治行動已升級到國內所有網站,從草根網站站長到IDC(互聯網數據中心,即托管服務器之地)和域名提供商。在清潔環境、拔除雜草的同時,大批草根個人網站也因此面臨了狹窄的生存環境。
眾多個人網站關閉
對“站長們”來說,新一輪整治來的毫無預兆,唯一的暗示是央視報道。自12月7日開始,央視眾多節目轟炸“網絡黃色非法信息傳播”,引發了CNNIC的域名清查以及工信部域名管理規定的出臺,該規定要求建立域名持有者黑名單機制;域名轉讓并提供他人使用的,必須重新注冊;網站未備案的域名不予解析(含跳轉)等。
“往往是一個機房某臺機器中發現了一兩家涉黃網站,整個機房都會被關停整頓,連帶著其他網站也就無法登陸。”一位業內人士介紹,一周多來,上海、四川、江西、安徽等在內的多個省份相繼出現IDC接入商被關停整頓的情況。
許多IDC服務商推出了‘白名單制度’——只有進入名單的網站才能打開,而眾多個人網站由于證件問題一直處于關閉狀態。
小站長萌生退意
一位自稱“菜鳥小站長”的人昨日發文訴苦,自相關監管文件出臺以來,其網站已被關停五次,原因均為“違規內容”,直到他與IDC簽署了保證書:“本人保證如果再因為內容問題而導致空間被關閉,同意第一主機永久關閉空間,并且不予退款。”
眾多小網站原本流量就不穩定,一旦出現斷網,多年積攢的流量立刻直線下滑,這讓小投入的個人站長立刻萌生退意。半個月來,由于斷網壓力,約有超過20%的站長主動退出,大部分都是月盈利在數千元的小站點。而受到最直接影響的還是那些IDC,一位站長也承認,這次風波中IDC的損失肯定要比他們大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