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大部分美國手機用戶上網方式與電腦上網方式類似,美國政府將矛頭主要指向手機色情信息的源頭互聯網。
1996年至2000年,美國國會分別通過了《通信內容端正法》、《兒童在線保護法》和《兒童互聯網保護法》,對向未成年網站提供淫穢信息的網站經營者處以2.5萬美元以下罰款、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兩者并罰。
法律還規定,成人網站經營者必須通過信用卡付款及成人賬號密碼等方式對未成年人進行必要的限制,違反者將被處以5萬美元以下罰金,6個月以下有期徒刑或兩者并罰。
美國政府還要求全國公共圖書館為聯網計算機安裝色情過濾系統,否則圖書館將無法獲得政府提供的技術補貼。
電信運營商和內容提供商為了避免法律麻煩及巨額罰款,通常會自覺抵制面向青少年的色情產品。比如蘋果公司就推出了“家長控制軟件”,幫助其過濾孩子手機中的色情內容。
日本
過濾軟件細分年齡段
設置第三方監察機構
日本2001年就已啟動3G服務,無線互聯網業務走在世界前列。在發展初期,日本業界同樣遭遇了手機“黃毒”的困擾。從2005年起,日本就開始推廣手機過濾軟件。
2007年,日本總務省要求手機運營商原則上需為青少年手機用戶提供網絡過濾服務!墩麄淝嗌倌昃W絡法》2008年獲得日本議會通過,將“運營商有義務提供手機上網信息過濾服務”列入法律條文,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確手機過濾軟件的地位。該法律規定,只要監護人不提出反對,手機運營商就必須開通過濾服務。
日本的過濾軟件最初分為兩種模式,一種是手機運營商設定涉黃網站“黑名單”,即除了名單上的網站被屏蔽,其余網站用戶都可以登錄;另一種是“白名單”,里面是用戶可登錄的網站,名單外的網站則全部禁止訪問。
|